群峡间列,峰谷交错,悬崖陡长,石台叠梯,流水淙淙,植被葱郁,这是云台山的如画美景,进入云台山,便是走进了画中。
画的深邃和精妙往往都是隐藏着的,画家的笔触不可能将其全部展现,这是难以克服的局限,欣赏时需要仔细揣摩,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若是走进画中,虽能身临其境,但又难免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感。游览云台山也是如此,在连绵不绝的群峰掩遮下,有着百家岩、红石峡、子房湖、泉瀑峡、潭瀑峡、猕猴谷、叠彩洞、茱萸峰、万善寺、峰林峡、青龙峡等众多令人流连忘返的景观,要一一光顾,必须拿出充裕的时间和耐性的心态。数次游云台山,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其峡谷之美。
红石峡又名温盘峪,整个峡谷处于地表之下,由红岩绝壁构成,属于北方地区少有的丹霞地貌,崖壁通体赤红,有如血染,又窄又深的峪内空气不能与外界大气候正常交流,便形成了冬暖夏凉、温度适中的特有小气候:盛夏时节,峪外酷热难当,峪内却一片凉爽;数九寒冬,峪外冰天雪地,峪内却花红草绿,各种苔类植物繁茂生长,写满浓浓春意。红石峡蜿蜒悠长,潭瀑叠递,分布着白龙潭、黄龙潭、青龙潭、黑龙潭、卧龙潭、眠龙潭、醒龙潭、子龙潭、游龙潭等九重潭溪,伴随着幽瀑、穿石洞、相吻石、双狮汲水、孔雀开屏、一线天等潭边景观。一路走过,两旁峭壁高耸如凿、赤红欲滴,脚下水潭幽蓝、深不可测,泉涌跌石,瀑流白练,飞雨扬声,集雄险奇幽于一体,堪称自然界山水之精品,加之游人如蚁,翠绿点缀,五颜六色,呈现出一幅绝妙灵动的天然画卷。
潭瀑峡又名小寨沟,地处云台山西北部,是子房河的源头之一。长约2000米的峡谷内,三步一泉,五步有瀑,十步成潭,水底钙化物长期沉淀积累氧化,呈现鹅黄、瓦灰、乳白、锈红、草绿等各种颜色,有的单一色调,有的异彩纷呈,这是大自然的杰作。一边峭壁耸翠、基岩裸露,一边秀峰俏丽、层层纵列,在曲曲弯弯的山谷里,沿着自然形成的山石台阶缓缓拾级而行,溪水一路相伴,激流奔涌,如白驹争先;水花飞扬,像舞袖生风;水流发声,似欢者吟歌。清爽湿润的空气,洗去烦躁和闷热;欢快悦耳的流水,淡化枯燥和疲劳;满眼飞瀑、走泉、彩潭,如临仙境神游。
青龙峡是云台山第一大峡谷,峰高谷深,原始生态气息浓厚。谷内悬泉飞瀑,潭幽溪清,山水寓意,草木含情,自然的灵性和生命的灵动在这里被演绎得活灵活现,令游者不禁怦然心动。深幽的峡谷,茂密的植被,丰沛的泉水,注定成就这里的富氧环境,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是原始生态旅游的绝佳去处。站在海拔1300多米高的青龙峰巅,远眺波澜壮阔的望龙瀑、神奇独特的倒流泉和妙不可言的七彩潭,大有身临仙境不思归、满眼诗画为何处的朦胧恍惚、如醉如痴之感。
相对其他峡谷而言,泉瀑峡则显得有些神奇,相传有位天河龙王为解救豫北民间干旱之苦,不惜违犯玉帝旨意私自降雨,被贬凡间后在此栖身。谷内山如画屏,花木织锦,清溪流云,奇石、山泉、鲜花、飞瀑,组成一幅立体动感的山水画卷。峡谷的尽端是落差300多米的天台瀑,一壁高耸的山岩顶端布满如草似松的绿苔,婆娑飘逸,泉水从中涌溢,似朵朵白云,如团团棉絮,悠悠飘落,连绵不绝。瀑布跌落在下面的水潭,溅起一米多高的水花,水花化成水雾,使瀑布的下端处于缥缈之中,好像神仙沐浴,更增添了峡谷的妩媚与奇特。若在雨多季节,其气势更为磅礴,山洪暴发时,瀑布像脱缰烈马,日夜奔腾,声震数里,近听如闷雷灌耳,远听似大钟悠扬。
峰林峡是较为秀气的一道峡谷,翡翠湖是这里的主题,十里平湖宛若一条玉带在峡谷中飘落拂动,湖区岛屿星罗棋布,湖的四周峰峦起伏,湖面平展如镜,倒映的山形树影更加丰富了湖水神韵,有人称其为“云台天池”,一点也不为过。伫立湖边,蓝天、白云、绿树、青山、飞鸟、游人构成一幅幅图画,通过湖水折射进入你的眼帘,人动画变,真可谓“人间天上一湖水,万千景色在其中”。
云台峡谷美,美在山水,美在雄险,美在博大。画技再精湛的画家也不可能以一画全示其貌,文笔再优美的作家也不可能以一文尽表其彩,况且四季不同,风光迥异。要想真切地领略云台山之美,最好深入其中,多盘桓几日。放慢人生的脚步,往往能发现更多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