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许伟涛 见习记者 翟倩倩
(一)持续不断的高温酷暑,挡不住焦作人保增长、促发展的“拼”劲。
6月9日至10日,市委书记孙立坤带队赴上海,先后考察了中国兵工物资华东公司、上海力恒投资集团,就其与我市合作建设西部金融物流港(中站)项目进行深入洽谈,在项目规划、节点推进、新业态拓展等方面达成重要共识。
6月2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谢玉安率团抵达上海,就深化我市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企业合作,加快推进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进行深度对接洽谈,分别就智能装备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及物联网产业、精细化工产业等与客商加强对接、深化合作,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68.46亿元。
7月8日,我市第一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举行。首批发布34个PPP项目,涉及园区开发、教育、交通、环境保护、保障性安居工程等15个领域,计划总投资424.13亿元。其中,重点推介类项目15个,计划投资额225.13亿元;发布类项目19个,计划投资额199亿元。
7月19日至22日,孙立坤、谢玉安率团奔赴深圳、东莞,开展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对接洽谈活动。在深圳举行的’2015焦作市珠三角(深圳)招商签约活动焦作市情说明暨项目签约仪式上,我市向118位重要客商正式发布并推介了’2015焦作市十大战略项目,总投资1038亿元。
日前,市委、市政府“眼睛向外”,充分利用本地商会、驻外商会、行业协会“三会”平台,瞄准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三大区域,开展文化、科技、电子商务三大专业招商,选拔100名优秀干部组成招商小分队,奔赴开放的前沿阵地招商引资……
(二)研判形势,正视问题,精准发力。
2015年是近年来我市经济开局最为复杂、极为困难的一年。第一季度,全市经济指标增速全面回落,经济下行压力之大超出预期。
原因何在?从外部看,世界经济发展环境出现深刻变化,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增长处在转型关键期,经济发展中的“两难”问题增多,内需不足,财政收入增速减缓,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从焦作自身看,存在着经济发展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装备工业不先进,科技含量低;要素保障不到位,产能利用率低;新上项目少,尤其是起龙头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少,推进力度小;服务业发展滞后,占比和增速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低;经济外向度不高,出口下滑严重等问题。尤其值得警醒的是,我市少数地方和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着凝心聚力的要求落实不够、转型攻坚的措施不硬、争创一流的标准不高、绿色发展的意识不强等问题。
焦作的突围路径何在?市委、市府认为,保增长主要看担当、看干劲、看能力。市委、市政府坚持把问题导向引入经济社会管理中去,既正视问题和困难,又坚定发展信心,带头强心气、立志气、扬朝气、增锐气,把澎湃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注入工作中,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克难攻坚,砥砺奋进,义无反顾地担负起转型发展的神圣使命,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力争打赢保增长、促发展的攻坚战。
(三)面对此情此景,焦作人迸发出“拼”的劲头。
前不久,省委作出“三查三保”活动部署,着力排查改革和发展措施落实情况,消除经济运行风险,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对此,市委、市政府严格落实省委部署,把落实稳增长、保态势举措作为工作主题,强化拼搏的意志,发扬敢拼的精神,拿出善拼的办法,凝心聚力、加压奋进,苦干实干、力求实效。
谋划大动作——7月21日,我市在媒体上正式发布并推介了十大战略项目。十大战略项目分为工业、城市建设、文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五大类,总投资达1038亿元。细观十大战略项目,有如下明显特点:一是战略性强,如焦作磁悬浮电梯产业园项目依托河南理工大学直线电机与现代驱动研究所建设产业园,打造我国最大的磁悬浮电梯研发、生产、服务基地;二是联动性强,如焦作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带项目涉及孟州、温县、武陟三个沿黄河县市,焦作大健康产业带项目涉及修武、武陟、温县等三个县;三是创新性强,如智谷·焦作园区项目主要建设国际化电商区域运营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中心、企业总部经济中心、创业孵化中心、智能仓储物流中心等七大功能中心,打造全省电商业态最全、配套服务最优、创业氛围最浓的智慧产业发展平台;四是带动性强,如新焦济洛城际铁路项目建成后,东连京广高铁及拟建的郑(州)济(南)高铁,西连郑(州)西(安)客专,将极大地方便豫西北及晋东南1500万群众的出行,有效拉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出台硬政策——7月6日,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了《焦作市人民政府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八大专项行动计划》。此行动计划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拉动点,包括工业经济提速运行专项、房地产业发展专项、重点交通项目建设专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加强投融资运作创新专项、生态环境治理专项、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培育经济新增点专项。
6月17日,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力争房企百姓多方共赢为目标,我市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首家正式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职工住房消费力度的实施意见》等。
着力调结构——我市盯紧“330”重点企业,加快推进100个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优势产业提升层次、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一方面坚持“眼睛向外”,利用本地商会、驻外商会、行业协会“三会”平台,瞄准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三大区域,开展文化、科技、电子商务三大专业招商,并选拔100名优秀干部组成招商小分队,奔赴开放的前沿阵地招商引资;另一方面坚持“眼睛向内”,高度重视本土企业发展,对1186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深入挖潜、技术改造、新上项目,加快推进总投资927亿元的268个投资超千万元技改项目,推动企业二次创业、二次发展。
突出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产业,我市实行十大产业市级主要领导分包制,着力打造六大千亿元产业集群。如今,焦作已形成装备制造1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循环化工、食品等3个超500亿元产业集群,新材料、生物医药等2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我市坚持把开放招商作为“一举求多效”的战略性举措,焦作大招商、招大商。瑞庆汽车发动机产业园、国药容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瞄准与龙头企业相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焦作开展“产业链招商”“集群招商”“精准招商”,吸引企业“抱团转移”,扎堆发展。武陟依托郑州金桥白鸽,“抱团引进”17家企业建成磨料磨具产业园;孟州依托豫农科技,引进19家企业建成豫农生物科技产业园。
奋力夺时间——遇事不过夜。前不久,在项目对接周的第一天,孙立坤就接到佰利联的投诉电话,他立即前往现场办公。佰利联准备上马40万吨钛白粉生产线,但规划范围内的公安干校搬迁事宜久拖不决。对此,佰利联董事长许刚直言不讳:“报告也打了,人也找了,协调会也开了,就是解决不了问题。”孙立坤当即责成国土资源、公安部门和企业马上对接,本着既要支持企业发展又要保证国有资产保值的原则,尽快协商落实。
据此,孙立坤决定晚上召开临时会议。19时30分,会议准时召开。孙立坤动情地说:“在省委(九届十次)全会上,一个最热的词就是‘拼’。我们就是要有拼的精神、拼的措施、拼的干劲,扭转被动局面,保增长、促发展。”
在日前召开的经济运行分析会上,谢玉安坦言,来焦作工作几个月,深感责任重、压力大,每天“睁眼看天气,进门看账本”,保增长、保生态是悬在我们头上的两把利剑。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和环保压力这么大,转型发展只争朝夕,很多同志都发扬了“五加二”“白加黑”的拼搏精神,领导干部更要以上率下、靠前指挥。
上行下效,抢天夺时。我市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不分昼夜、靠前服务,攻难点、补短板,辛勤工作。为筹备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的大招商活动,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工信局的绝大多数同志,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几乎就没有双休日的概念。近段时间以来,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先后在《焦作日报》刊登面向社会的公开服务承诺,为企业和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
7月21日下午,记者在市委办公室看到一份《调查研究》简报,内容是关于焦作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系列调研报告,一位领导在上面批示。“接到任务后,在短短一周的有效工作时间内,我们冒着酷暑连续走访十多家市直部门、查阅几百页资料,经消化吸收,十易其稿,完成了该系列调研报告并得到市委领导的高度评价。”市委政研室副主任蒋艳慧说。这是市委办公室开展机关作风集中整顿活动以来,全体党员干部以拼抢的精神状态,主动提高工作标准和工作效率的缩影。
(四)一股“拼”的精神,使焦作经济精彩连连。
今年年初以来,尤其是进入四月份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三查三保”的部署,突出“当期保增长、同步调结构、持续创优势、始终抓环境”,确保一季度打基础、二季度止下跌、三季度往前赶、四季度见成效,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保生态、惠民生。
到6月份,各项政策效应开始显现,积极因素不断积累,经济止跌回升、缓中趋稳,由一季度多项指标下滑,向二季度各项指标提升转变。主要呈现四个积极变化:“双过半”目标接近预期;企稳回升态势初步显现;指标位次逐步前移;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日前,位于示范区的焦作腾云电商产业园,迎来了又一批6名“拎包入住”的博士生、研究生,他们将在这里实现自己的创业梦。这也是示范区实施“互联网+”行动以来的又一批就业者。据悉,示范区自去年实施“互联网+”工程以来,新增就业人数已达3万人,今年互联网线上交易额将达200亿元,实现税收2亿元。
今年年初以来,孟州市进入了经济发展转型新境界:中原内配产业园三期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大罗塘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签约开工,隆丰公司西班牙进口全自动制鞋生产线投入使用,石化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刚刚荣膺“河南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的该市产业集聚区,更是以德众公共保税中心为开放前沿,以十大专业园区为依托,以汽车零部件、生物化工为主导产业,以皮毛加工、新材料为特色产业把孟州市经济发展推上了新台阶。
面对经济下行、困难叠加的严峻形势,修武县确立了拼增长、拼发展的发展路径,出台82条硬举措,掀起了拼增长、拼发展的又一轮高潮。今年年初以来,修武县实施重点项目90个,项目总投资299亿元,前6个月完成投资39.53亿元,为打赢“双拼战役”打下坚实基础。
国内钛白粉行业产量第二的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和位居行业第一的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强强联合,一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创新管理模式精彩呈现,将大大提升双方在国际钛白粉行业的竞争力。业内人士认为,国内钛白粉行业两巨头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产业集中度,标志着行业整合进一步提速。佰利联董事长许刚表示,此次产业整合契合国家产业政策,整合之后的佰利联不仅在规模、技术、出口等方面成为国内的龙头企业,而且有利于行业有序竞争,引领和提升全行业整体的盈利空间和出口规模。
多氟多立足企业实际,手执创新利器,在产品和产业两个关键点上下狠劲、拼实招,为企业换上了快速奔跑的高挡位。今年前7个月,在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的背景下,多氟多销售收入依然同比增长20%。多氟多的制胜法宝就是“两个转移”——传统氟化工产品向精细氟化工和电子极氟化工产品转移,传统产业向新能源产业转移。
(五)退则死路一条,进则海阔天空。
“拼”乃责任使然,“拼”是点燃激情,“拼”能成就梦想,“拼”出精彩人生。
保增长靠拼,要有拼的精神、拼的措施、拼的干劲。在焦作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务必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拿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打起十分精神,铆足浑身干劲,夙兴夜寐,紧抓发展的命门,牵紧项目建设牛鼻子,奋力拼搏,赢得发展的新天地,在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的征途上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