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荐读 | 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圆梦有时
请给“撑伞读书”撑一把伞
“国产电影保护月”
轻松假期
大病保险为精准保障“托底”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8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请给“撑伞读书”撑一把伞
□毛建国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日前,一组深圳图书馆内撑伞读书的图片引起了广大网友关注。图片反映的是8月2日,深圳图书馆被太阳暴晒的一侧,读书人打伞看书,图片还配发了一句话:“太阳晒进来很热的,我们都要撑着伞读书。”

  (据新华网)

  这段时间,“撒裂”这个词很红。在社会学语境里,“撒裂”代表一种多元的社会,以及人们由于立场不同、角度不同、位置不同,从而引发的对一个事件的不同看法,以及体现出的社会倾向性特征。在对“撑伞读书”的关注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一种撕裂化的倾向。

  如果要寻找关于读书的名言,我们不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少。但当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却在不经意间发现,现在读书不是那么吃香了,身边读书人不是那么多了。特别是像在公交车上读书、坐在河边读书类似的场景,几乎只能到记忆深处去寻找。就在这样的一种集体恐慌中,我们看到一群人坐在图书馆里,而且是撑着伞读书,难道不值得感动吗?这难道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身边还有爱读书的人,我们的社会还孕育着阅读的希望?

  也有一些人认为,“撑伞读书”显得有些假,而且多多少少有些影响别人。这只能算是仁者见仁。在所有作秀中,读书作秀不仅是最没有危害的,而且在当前社会还是一种正能量。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组图片,反映的是在德国的公交车上,不同的人捧着不同书阅读的场景。动的车、静的书、认真的读书人,构成了一组最美丽的画面。我觉得,从读书角度上讲,这组“撑伞读书”的图片一点儿也不逊色于德国人的“公交读书”。“撑伞读书”的存在,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生活中美的一面。

  还有一些人认为,直射的阳光,反映出图书馆建设不合理,有些不重里子只看面子的味道。事实上,不仅是深圳图书馆,很多图书馆都有这样的落地玻璃窗设计。我也曾经去过一些图书馆,个人感觉,除了夏季,在其他三季,坐在窗口读书都是一件很惬意的事。设计永无止境,站在人性化的角度,在设计上自然还可以做得更好;而在夏天,对大落地窗加一幅窗帘,我想也未尝不可。从这个意义上说,围绕服务好读者的工作目标,图书馆可以做的事还很多。

  不管在什么时代,不管在什么国家,读书都应该是一种最美的风景。就当前而言,我们更应该给“撑伞读书”多一点赞赏和支持。具体地讲,站在全社会的角度,我们对于读书之美应该多一种欣赏心态,不要进行过度解读甚至怀疑、推敲。站在公共管理角度,我们还可以给读书者提供更多方便和支持。过去的夏天,人们摇着一把芭蕉扇,就着一盏煤油灯,就能走进书的世界。这种读书精神值得肯定。在掌上阅读的时代下,我们更应该给读书者创造条件。城市管理也应该加大对图书馆的建设力度,给读书人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这对推动读书之风、建设“书香社会”将十分有益。

  一座城市最宏伟的建筑是什么样,就意味着这座城市信仰什么。请给“撑伞读书”撑一把伞,无论一个人的动机是什么,只要能静下来读书,我们就应该多一点理解和支持,你说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