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15时,天气闷热,热气逼人,记者在示范区部分在建项目工地看到,广大建设者坚守在高温下,用勤劳和汗水、用速度和激情确保工程进度与质量安全。
在韩公示范教育园区项目工地,记者戴上安全帽进入工地,一股热浪扑面袭来,头顶感觉发烫,不一会儿汗水就顺着安全帽带流了下来。然而现场工人们尽管挥汗如雨,但在施工机械的轰鸣声中,有的抬钢筋、有的绑钢筋、有的指挥塔吊,施工紧张有序。
来自新乡市获嘉县的常树勋,古铜色的脸上挂满汗水,正蹲着绑扎钢筋。他用手中的铁勾一穿、一勾、一旋,钢筋就被固定好了。这动作虽不难,但每天要重复几千遍,就不那么容易了。他身上的蓝色工作服已被汗水浸透,手上厚厚的帆布胶皮手套磨出了好几个洞。他指了指旁边一个两升装的水壶说:“天气太热,像这样的水壶我每天都能喝上四五壶。”
项目经理晁招武告诉记者,从基础施工到主体完工,总共只用了短短三个月,而且对项目要求非常严格:首先是班组自检,然后是项目部复检,最后是监理部门终检,目的就是确保工程质量。
随后,记者来到了东方今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部科技新城一期项目工地。这里的施工场面更是如火如荼,闷热的天气丝毫阻挡不了工人们的激情与速度,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焊花四溅……
正忙着卸钢筋的小郑是本地人。他脸上皮肤已被晒得又黑又红,豆大的汗珠从安全帽下的发梢淌下来,后背被浸湿的衣服紧贴着,深浅不一的土黄色夹杂着墨绿色和白色,让人很难说清这件衣服到底是什么颜色。他风趣地说:土黄色是衣服本来的颜色,墨绿色是被汗水浸湿后的汗渍,白色是汗水晒干后留下的盐,到了晚上脱下来,衣服要比早上穿上的时候重不少。”
“工期再紧,也不能让施工人员在高温下中暑。”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说。为确保施工安全,工程项目部根据工作实际,修订施工计划,严格执行确保施工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合理安排室外作业时间,适当提前上午工作时间、推迟下午工作时间,避免在高温和阳光暴晒的环境下连续作业,防止因温高乏力、劳累过度等导致意外事故发生。同时,工地上专门设立了纳凉室和服务站,配有足量的饮用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用品。
简单休息后,记者又来到了焦作天宝桓祥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套六面顶液压机及精密刀具制造项目工地,只见生产厂房施工已经结束,办公楼、餐厅主体也已完工,厂内排水管道正在施工。该公司一位负责人高兴地对记者说:“项目进展得如此顺利,得益于施工环境优良,把项目放在这里我们放心。”
这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只是示范区重点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今年,示范区共确定建设项目152个,总投资405.6亿元。正是有了这些项目,示范区的经济发展才会越来越好。
本报记者 付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