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示范区建设“城乡一体、产业融合、统筹发展”的要求,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确定了城市功能区和东部工业物流区、西部生态农业区“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坚持以产城联动带动城乡一体、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尤其在产业转型提升上取得突破,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生物医药五大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亮点纷呈。今年第一季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7亿元,增长7.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3亿元,增长12.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增长18.8%;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亿元,增长16.9%。
示范区装备制造产业关联企业15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产品包括发动机、装载机、带式输送机、液压支架、凸轮轴、变频器等九大系列62个品种。2013年,实现产值171.1亿元,增长23%;实现工业增加值39.7亿元,增长22%。2014年,实现产值204.8亿元,增长19.6%;实现工业增加值51.2亿元,增长18%。重点发展矿山机械、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3个产业,拥有大江重工、科瑞森、迈科冶金、宇建科技、厦工机械、中轴股份、瑞庆发动机等骨干企业。
示范区新材料产业关联企业10余家,2014年实现产值12.8亿元。拥有卓立膜材料、卓林数码、晶泰航空、宏程陶瓷、华晶钻石、天益科技等企业,产品包括热转印碳带、人造大单晶金刚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防静电复合材料、氧化铝陶瓷粉体、铝基复合材料等。
示范区电子信息产业关联企业8家,2014年实现产值6.4亿元。拥有平原光电、光源电力、金宇阳、迪生电子、嵩阳光电等企业,产品包括LED级蓝宝石晶体、智能水表、柔性ITO导电膜、电容式触摸屏、双面金属基覆铜板等。
示范区食品加工产业关联企业10余家,2014年实现产值38.2亿元。拥有蒙牛乳业、黄河人、未来食品、三诺食品、康利达食品、绿旗肉业、康福源等企业,产品包括乳制品、怀山药饮品等。
示范区生物医药产业关联企业8家,2014年实现产值22.3亿元。拥有平光制药、明仁药业、振新培养基、银达生物、宇奇医药等企业,产品包括片剂、胶囊、颗粒胶、中药饮片、原料药、发酵用豆饼粉、发酵用玉米粉、凉茶、含片、生物高分子水凝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