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太行山抗战记忆 上一版3
焦作的第一次解放
亲历抗战的老兵白贵元
青砖碧瓦下的革命往事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8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亲历抗战的老兵白贵元

作者: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影报道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白贵元身着旧军装向已经逝去的战友敬军礼,怀念一起战斗过的战友。
  ⬅白贵元在讲述打击日本鬼子的战斗经历。
  ⬅白贵元老人展示在部队学习班获得的毕业证书。
  ⬅白贵元老人坚持每天读报,关心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
  ⬅白贵元老人获得的华北解放纪念勋章。
 
   

  当年,他曾与战友们炸铁路、破坏通信和电力线路、埋地雷炸火车,在后方与日军周旋,让敌人头痛无比。他,就是我市抗战老兵白贵元。

  7月30日,在市委老干部局同志的介绍下,记者走进市五交化公司家属院,找到了当年的抗战老兵白贵元。

  白贵元老人个子不高,一头银发,满面笑容,往日峥嵘岁月的痕迹镌刻在脸上,但依然精神矍铄。他热情地拉着记者的手坐下后,在老伴的帮助下讲述了那难忘的抗战经历。

  白贵元1923年生,山西省榆社县赵庄村人,因为父母早亡,无依无靠的他一直和堂哥生活在一起。15岁时,一次日军进村扫荡将他抓去领路、背物资,他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烧杀抢掠、奸淫妇女的暴行,将仇恨埋在心里。

  1943年7月,八路军武西县(现河北省武安市)独立营路过他所在的村,白贵元辞别堂兄毅然报名参加了八路军,在山区与日军打起了游击战。

  为了满足部队供给,独立营在敌占区与日寇争夺粮食。有一次,白贵元和战士到上庄村背粮食,与日寇遭遇并进行了一场战斗。最后,他们在牺牲了5名战友的情况下突围成功,撤回到玉品、石盘一带休息。不料敌人竟追至玉品,驻扎下来。独立营在石盘得到情报后,趁天黑摸到玉品,把正在吃晚饭的敌人团团围住,打得落花流水。

  一天夜里,营长召集队伍带上武器和铁丝钳悄悄出发,每人左臂绑着一条白色毛巾作为标记,向日军所在地靠拢过去。突然,白贵元脚下一滑掉进深沟,他不敢说话,只能以击掌方式呼应战友把他救了上来。部队在离日军5公里远的山间停了下来,营长一声令下,近百名八路军战士迅速向附近的电线杆冲去,每根电线杆上八九根电线,很快被身强力壮的战士全部剪断。白贵元个子小,在下边和战友将电线分成几十个小捆,天亮之前,他们每人身上都斜挎着成捆的铁线,高高兴兴地回到营地。这次行动,有力地配合了大部队作战,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

  在抗战期间,该独立营不断对日军进行袭扰。白贵元所在的部队白天训练,夜间行动,捉汉奸、抓特务,深入敌后搞偷袭,破坏日军运输线路、桥梁,埋地雷炸铁路、设路障,阻碍日军的物资供给,给了日军沉重打击,使日军军用物资一度匮乏,削弱了敌人的战斗力。

  抗战胜利后,白贵元所在的部队经过改编,加入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之后参加了淮海战役。他先后担任通讯员、班长、排长、连长、副营长,解放后调到海军工程兵某部后勤处担任副主任,1965年转业后任焦作市五交化公司党委书记,1986年离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