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传承英雄精神 锻造北疆雄师
二月河:“五个一工程”乐陶陶
紫色花海伴童年
立秋
菜香幽幽
青年书房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8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立秋

作者:□马亚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雨后天空湛蓝,几朵云悠闲地游走着,颇有些天高云淡的意味。如果说夏日的色彩是浓浓的翠绿,初秋的色彩应该是明亮的金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晚秋才是“悲寂寥”的时节,初秋的确“胜春朝”。立秋到,梧桐将会飘落第一枚落叶,所谓“一叶知秋”。那枚最先飘落的梧桐叶,温婉抒情,只是丰饶秋季里的浪漫序曲,此后将是壮阔的华彩乐章。

  立秋,是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我们的祖先一直非常重视这个节气。《礼记·月令·七月》有记载:“立秋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皇帝亲率大臣迎秋,并举行祭祀仪式。要丰收了,人们通过这种盛大的活动来表达对上苍的感恩之情。

  在我的家乡,立秋这天有“咬秋”的习俗。炎炎夏日终于熬过去了,立秋了,把秋咬住,很有意思。怎样“咬秋”呢?立秋这天吃西瓜或者香瓜。乡亲们在瓜田里,树荫下,把清甜可口的西瓜或者香瓜打开,抱起一大块就“咬”。大家围在一起,有的坐在地上,热热闹闹地“咬秋”。

  小时候,父亲每年都种西瓜。立秋这天,他总会挑选最大个的西瓜,摘下来抱到田头,让大家“咬秋”。他用左手托着西瓜,右手竖起来,竖成刀的样子,猛地朝西瓜上一劈,“咔嚓”一声,西瓜裂成两半。顿时,一股清爽甘甜的气息沁入肺腑。然后,父亲把西瓜掰成几块,分给大家吃。有时母亲还会用勺子把半只西瓜里的瓜瓤一勺一勺舀出来,喂到孩子们的嘴里,一人一小口,甜得没法形容,孩子们吃得开心极了。最后,剩下一个漂亮的瓜皮帽,母亲把它扣到四叔家弟弟的头上,不大不小,正合适,弟弟咧着掉了门牙的嘴呵呵地笑。瓜园里,欢庆的气息沸腾了。丰收的喜悦,涂满了瓜园的每一寸土地。

  “立秋十天遍地黄”,立秋是收获的标志,难怪人们都喜上眉梢呢。立秋对于农民来说,是喜悦的。对于文人来说,又是诗意的。

  秋天,秋风飒飒,果实成熟,秋虫鸣唱,北雁南飞,到处都是如画的风景,最容易触动心怀。所以,自古以来写秋天的诗文最多。秋水、秋风、秋花、秋月,都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载体,格调有萧壮的、悲凉的、豪爽的、惆怅的。秋,被赋予了太多的感情色彩。秋风一吹,诗人的心顷刻就柔软了,那些美丽的句子也会纷至沓来,与秋色一起绚烂。

  天高云淡,立秋了。让我们徜徉在秋色中,来一次欢欣而诗意的浪漫之旅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