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日军侵入豫北后,焦作形势危在旦夕。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派人到焦作准备炸毁煤矿井筒及一切机器设备。在此情况下,中福公司总经理孙越崎从民族大义出发,从抗战的长远考虑,独排众议,力主南迁。10月22日停止了煤炭生产,卖掉50万吨存煤,把煤矿主要设备器材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以及技术工人迁往黄河以南。从10月开始,中福公司办事处组织员工,夜以继日地拆迁矿井上下的主要机器设备,并以郑州为中转站,将设备运过长江。1937年运往汉口机械材料81批,约2500吨,价值1300万元。至1938年2月,中福公司办事处共运到汉口机器材料约4000吨。与此同时,焦作成立了中福公司保管处,负责保管矿厂财产及存煤,办理矿区附近各零销处售煤与存煤装车外运等事。此后,中福公司办事处又与四川天府煤矿公司接洽,商谈合作办矿,并借助四川民生轮船公司把设备运送到四川。这批南迁设备与名生轮船公司、国民党资源委员会、盐务总局和四川银行界等合作先后创办了天府、嘉阳、威远、石燕4个煤矿公司。抗日战争时期,中福公司办事处是唯一一家迁到后方的以经营煤矿为主的企业,所生产的煤炭供应着四川全省一半以上工厂生产和民用,对于开发四川能源,支援抗日战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焦作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焦作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