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太行山抗战记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男儿铁志报国心
焦作煤矿机器设备南迁
焦作抗战大事记
寻访革命先辈 致敬峥嵘岁月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8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作抗战大事记
1937年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7月8日,中共中央发布通电,号召全国军民团结抗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不久,中共河南省工委负责人刘子久同志再次来到焦作。指示地下党员中福公司工程师程明升尽快恢复和发展地下组织,组织敌后政权,准备开展抗日活动。程明升通过扶轮小学校长韩轶吾,先后和党组织失去联系的老党员崔永久、张方来等同志接上关系,农村一些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基层党支部也同时接上了关系,并发展了一批新党员,工作很快打开局面。程明升写信给刘子久暗示说:“生意很兴盛,如雨后春笋,但缺乏资本,请速来投资。”要求加强领导,增派干部,发展大好形势。

  ●9月初,中共中央北方局将“河南工委”正式改为中共河南省委。省委接到程明升信后,派张萃中等人到焦作。9月中旬在程明升家里重新组建了“中共豫北工作委员会”(简称“豫北工委”)。张萃中任书记,刘聚奎任组织委员,程明升任宣传委员。辖新乡、辉县、获嘉、修武、武陟、博爱、沁阳、济源等县的党组织。当时,省委给“豫北工委”的任务是恢复和建立豫北各地的党组织,积蓄武装力量,准备抗战。“豫北工委”根据省委的指示进行了分工:张萃中负责新乡、辉县、获嘉;程明升负责修武、武陟;刘聚奎负责博爱、沁阳、济源。

  ●9月,为适应抗日形势的发展,中共修武县委由焦作迁驻北山区黑岩村。

  ●9月9日,沁阳、济源、温县、博爱中心县委成立,书记王毅之、组织委员杨伯笙、宣传委员刘聚奎。

  ●10月中旬,河南省委决定将“豫北工委”改为“豫北特别委员会”(简称“豫北特委”),并派王新波任“豫北特委”武装部长。同月张萃中、王新波在扶轮小学宣布成立了“中共焦作地方工作委员会”(简称“焦作工委”)。张方来任书记,王方林任组织部长,杨乃峰任宣传部长。辖修武、武陟、博爱3县党组织。

  ●10月,中福公司相继南迁,并决定遣散留守职员,每人发两个月工资作为安家费,而不给遣散工人安家费;程明升同志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组织了失业工会,动员抗日积极分子、工人、扶轮小学师生到矿工中揭露国民党的逃跑主义,不管工人死活等罪行,很快得到了广大工人的支持。中福公司被迫发给了工人安家费。这一斗争的胜利,扩大了我党在矿工中的影响力,为我党在矿区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1月,我党派张向毅、狄浩然、李腾蛟、陈子植、张润三等,在修武城隍庙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训政班讲社会发展史、游击战、学运、民运,并发展张敬业、祝兴华等20多名学员为“民先队员”。在修武办了一个多月培训班后迁往焦作,春节前结业时,三分之二的学员因受我党的教育和“民先队员”影响,都加入到抗日行列。

  ●11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军事委员会书记朱瑞同志以“八路军驻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联络处主任”的身份,活动于新乡、焦作、晋城之间,并在焦作成立了中共晋冀鲁豫省工委,书记张萃中,组织部长聂真,宣传部长王卓如,青年妇女部长薛迅,下辖豫北、鲁西、冀南、晋南4个特委,因鲁西未接上关系,实际只领导豫北、晋南、冀南3个特委。王卓如同志曾到冀南检部署工作。

  ●11月底,“太南特委”成立,辖山西6个县和河南11个县(修、博、武、新、辉、获、汲、林、安、汤、淇)。特委书记裴孟飞,宣传部长张晔,组织部长王孝慈。

  ●12月下旬,扶轮小学党支部组织人员,继续开展广泛宣传,号召各界人士一致抗日。印发鲁迅《驳友邦惊诧论》和安阳的《小学生周刊》,共产党员杨星五在市民中和各个学校宣唱“流亡三部曲”,抗战的风浪日趋高涨,这个时期党培养的许多抗日积极分子,郝洁轩、姚步霄、范文山、薛碧山、刘云生等先后入党,党组织得到了迅速发展。

  ●12月底,程明升同志以扶轮小学师生和煤矿工人为基础,搞到枪10余支,在山门河大东村组织了一支小型地下武装。

  (焦作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焦作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