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第八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暨2015云台山旅游节·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届太极拳交流大赛亮点多
珍惜绿叶对根的情谊
重庆小选手勇夺首金
全国首个国家级非遗展示馆 在我市开馆
太极盛会伊犁情
内外兼修 轻柔圆活
动静结合 阴阳有道
53人熬夜布置比赛场地
今日赛事更激烈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8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动静结合 阴阳有道
——访武式太极拳传承人翟维传
作者:本报记者 杜 玲 见习记者 郭嘉莉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翟维传 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
 
   

  “练太极,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太极拳?太极拳是用太极指挥拳的一种运动,练太极就是练阴阳,以内带外,达到内外合一。”8月21日上午,在第八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太极拳名人名家大讲堂上,73岁高龄的翟维传边讲解边演示。翟维传作为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严格遵循太极阴阳的变化之理,一招一式中规中矩,举手投足讲究分寸,蕴含着丰富的太极哲理。

  武式太极拳是太极拳重要流派,为清朝道光年间武禹襄所创,至今大约180年。翟维传12岁开始习拳,先后从师于武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魏佩林、姚继祖门下,全面学习了武式太极拳,侍师左右50余年,是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当代武式太极拳杰出代表人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任中国武术协会会员、河北省武术文化产业促进会副会长、永年维传武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并兼任国内外多家武术组织顾问、名誉会长等。

  从讲解中记者了解到,武式太极拳姿势幅度较小,动作舒缓、紧凑,步法分清虚实,身体始终保持中正,强调动作由内及外。“武式太极拳在修炼上特别注重内外相合,内是指充盈于身体内的内功,外是指身体的四肢躯干,练拳时以内带动外,达到内外合一。”翟维传说,“练太极不能只重视外表形象,要把精神意念和四肢躯干结合起来。打太极拳时,精神要高度集中,全身放松,每一个动作都要意到气到,才能劲到。”

  习练太极拳时如何自如地控制呼吸?对此,翟维传作了很好的解释:“呼吸当然要配合动作,但不要刻意地去配合,就像人们睡觉一样,没有刻意地去想要怎么呼吸,而是自然而然地呼吸。”他提醒大家,在习练武式太极拳时,要特别注重松紧配合的训练。松和紧在太极拳中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松表现为松柔、松沉,可以很好地锻炼皮肤的敏感性,是为出手那一刻的紧服务的,松与紧对人体的肌肉有积极的调和作用,既能养生健身,又能防病祛病。

  记者注意到,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座无虚席,翟维传不仅给大家传授了太极拳的理论指导、太极技巧、呼吸方法,还现场演示了武式太极拳的招式,让现场观众零距离欣赏大师的风范。

  如何才能习练到“外似棉花、内似钢铁”的境界?翟维传说:“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规律,只有按规律操作才能顺其自然。练习太极拳首先要熟悉太极理论,理论是练习太极拳的指南,只有依照太极拳理论的要求,练出的才是真正的太极功夫。”无论是一招一式的练习,还是整套的练习,都要下苦功夫,用心研究、用心体悟、用心追求。“时间就是功夫。太极拳和少林拳不一样,越老功夫越好。”翟维传表示。

  “生活中无处不太极。”翟维传幽默地说,在武式太极拳中,行、走、坐、卧都是太极,我们应该把太极拳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平常坐着的时候可以练习手部招式和腰部力量。如果一个人走路异样,走着走着突然做出太极动作、招式,那就说明练到家了。”

  对于焦作举办“一赛一节”,翟维传说,河南省尤其是焦作市对太极拳的推广做得很好,除了没有武式太极拳协会,各个派别的太极拳在焦作都有协会。他表示:“今年准备在焦作开设培训班,成立焦作武式太极拳协会。其实,太极拳是一个大整体,应该共同发展、互通有无,今后应该没有派别之分,统称中国太极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