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微信朋友圈里有幸看到贾海修先生的散文《父亲的水泵厂》。细细读来,让我心里涌动出情感之潮水。字里行间仿佛跳跃着一朵朵挚情的浪花,让我的灵魂受到美的熏陶。作者朴实的语言,凝练的笔触,诗意的点缀,情感的渲染,达到让人融入幽妙情迷的文学艺术空间。瞬时让我感受到他那天真绚烂活泼青色有趣的童年。稚嫩,纯洁,天真无邪地对事物的探询心理和生活的好奇思想,描述得十分透彻。平淡中流露出奇妙的意韵,朴实里闪耀着美丽的清辉。
作者在水泵厂的铁路边,好奇地观看过往的火车,有时数着火车有多少节,有时看火车上拉的什么,有时还和火车比赛谁跑得快。这简单的几笔,就把一个天真、活泼少年的顽皮,乖稚和对事物的奇特心理抖落得淋漓尽致。情节生动,形象鲜明,耐人寻味,催生联想。文以情见妙,语以平显奇。读之风姿绰然,韵味深长。特别是在描写冬天房间里要生煤火,烧的是蜂窝煤。整个屋子暧烘烘的,父亲在窗棂上挂了一个温度计。里面的水银柱,屋子热了就上升,凉了就下降,很好玩。我把它拿下来,靠近煤火,发现那水银柱会噌噌地往上蹿,离开煤火后,那水银柱很快回落,更好玩。反复折腾几次不觉得烦。最后一次大概是离煤火太近,只听见“嘭”的一声,温度计的末端也就是靠近煤火的深灰色那头,炸裂开来,我吓了一跳,手足无措。作者对这段细节描写,很细腻很精彩。水银柱靠近煤火噌噌往上蹿既鲜活生动又简洁精妙。还有那水银柱嘭的一声炸裂开来,吓了一跳,手足无措。一个嘭的一声,其意妙不可言,让人读来如临其境,真情实感油然浮现。
作者在记述父亲当厨师的时候,那种善良,和蔼可亲的神态,每到开饭时父亲给工人打饭货真价实,分量十足,品相好,受欢迎,父亲打饭的窗口排的队最长,人最多。从这里可以看到父亲是多么地仁慈宽厚,又是多么地善良朴实。这种人格魅力和思想情操是多么纯朴高贵。在这一段我读之意味深长,精神倍受触动,父亲的真纯,平朴,正直,温润,慈眉善目无不露出人性美的光泽。
当我读到父亲从当厨师去烧锅炉和自愿去门岗看大门,为了照顾好家里那几亩田地,供养一家老小,后来父亲为了更好地供养我上大学,申请提前退休,尽心尽力去料理那几亩田时。读后觉得父亲为儿女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多么难能可贵。作者能够用饱蘸丰富的情感笔墨,用生动感人的艺术手法,描写得深入浅出,入情,入理,融神,融心,足以列入文学作品的上乘之作。
《父亲的水泵厂》读后让我刻骨铭心,让我永远记住这个平凡而慈善的老人。他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惊人创举,但他走过的足迹总会在后人的心目中,弥漫着一种温暖的阳光,他那朴实,仁善,和蔼的眼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他那种任劳任怨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行。这是我们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拥有这种精神财富,生活的道路再漫长崎岖,我们都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时光如梭,人生是多么短暂,不论生活的道路多么艰辛与坎坷,生命的正直,仁慈,朴实都会释放出美的光泽。回首昨日,是生命采撷灵魂的折光,放眼未来是人生拥抱梦想的真谛。但愿更多的生命能够和谐相处,希望在明天未知的世界里人人都能寻觅到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