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 阳 城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美丽时光,金色印记
耄耋晚景录
七律·国魂赞
诗词四首
为保护幼女提供更加坚实法律保障
开车打手机
让手机流量阶梯计费多些诚意
牢底坐穿
警方应该对哄抢行为“亮剑”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8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耄耋晚景录

作者:□贾宏继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爷爷一辈子务农,到了晚年也是在农村。我爸爸是长子,考学才进城。爷爷年老了理应跟着我爸爸养老,却是经常在农村的两个姑姑家生活,到市里生活时间很少,有什么重要事了才来住几天。爸爸过意不去经常给爷爷或姑姑些钱弥补一下。爷爷从不缺零花钱,衣食无忧,虽然儿子没在身边,女儿们照顾得无微不至,让村里人羡慕不已。我作为长孙,有时也凑个热闹,给爷爷些零花钱或捎些自己做的酱肉、猪蹄之类的。爷爷90多岁了,满面苍老的皱纹像一株枯竭的老树预示着生命即将结束。临终前把儿女、孙子孙女、重孙子孙女都叫回去,告诉我们他很满足、很幸福,教育我不要亏待我的女儿,不要重男轻女,他这几年就是享了几个闺女的福了。爷爷安详地走了。

  奶奶无福,急病而逝。那是穷困的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爸爸每月30块钱的工资,养活一个在农村的10口之家。奶奶曾自言自语地念叨:我就这样爬进坟墓吗?那时的家境实在无力挤出钱来为爷爷奶奶准备一口棺材。奶奶突然走了。我是她长孙,她生前对我偏爱有加。冬天我因贪玩冰雪,到家里雪水已浸湿过膝,脱掉湿淋淋的棉鞋棉裤,小脚丫已冻得通红,奶奶心疼得不得了,解开棉衣襟,一把把我的冰块似的双脚塞到她的怀里暖着。

  奶奶是裹的小脚,走路颤巍巍的,那时我还是个小顽童。奶奶让我帮她抬小半桶水,我顽劣地跑开了,奶奶颤巍巍迈着小步追着,却怎么也追不上,我却嬉笑着在前面等着她。直到上高中了,才知道悔恨当时的行为,且愈来愈强烈,多想能为她做些事,但她早已辞世了。

  姥爷是个老学究,博学多才,几乎无所不知,记忆力惊人。他是北师大物理系毕业的,曾在清华大学任教,后到焦作一中教化学,精通多国语言,能与地理、历史、中文、生物等多学科教师探讨学术。1985年我刚上班,“计算机”这一新词让我迷惑,去问姥爷,这是他唯一一次对我说不。

  书是姥爷一生的最爱,他曾扑进火海里救过书,红卫兵把他绑起来,让他看着自己的书被火慢慢吞噬。20年后又得重生,满屋书又成了他的风景,我深深体会到他的博学来自于他的手不释卷。年逾古稀,蒙冤得雪,但已是垂暮之年,喜不自禁,徒步登上泰山,尽览满天夕阳。他每天一手拿书,一手持壶,我想这是他晚年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了。妈妈休息日都要做些他喜欢吃的让我送去,我每次去送饭,他总是早早等在那里,显得很兴奋,想很快吃到嘴的样子。有时邻居和他开玩笑:“汪老师,叫我尝尝吧”,姥爷会像小孩一样拒绝:“这是我大女儿给我做的”,手一挥,插上门,独自享用去了。姥爷80多岁时,从熬中药的渣里发现了几种特殊的药材,于是就知道自己得什么病了,知道家人瞒着他。他不是医生,但我知道他订了多年的《中草药通讯》,对中医药有着很深的造诣。病魔让他无心顾及自己的爱书,后来就不再看书了。说:你们都拿去吧!但很多书都没人要,因为没人能看明白。最后几年他愿和我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姥爷留下的没有房产,只有满屋的书和一点钱,书比钱多。

  姥姥是名门望族,年轻时是篮球运动员。20年的冤屈,20年的贫困生活,20年盼望能抬起头做人,最后她的愿望实现了,姥爷在1979年平反了。至今我还记得姥姥上身穿着白褂子的神态:难掩终于解放了的喜悦,精神极好。更庆幸的是一大家人三个右派,艰难繁衍生息二三十口人。我知道姥姥一定很眷恋刚获得新生的世界,一定很想和姥爷和满堂子孙一起生活,她最后在病榻上苍白、憔悴、无奈的音容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爸爸妈妈如今也年届耄耋,他们的牵手经历了一段新中国动乱的年代,是被迫害在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这是他们不堪回首的心酸史。他们和姥爷姥姥一起挨过了20年,迎来了身心的解放,此后的生活虽依然贫穷,但在精神上是轻松舒心的。然而,命运没有继续眷顾逃过劫难的父母。平反后的第二年,姥姥得了重病,这突然的噩耗不亚于20年苦难的打击。姥姥在苦难岁月顽强地撑起了一个家,却倒在了幸福之门刚刚开启之时。爸爸妈妈和我舅、姨们悉心照顾着姥姥,以弥补命运的缺憾。姥姥走后,他们把更多的关爱给了姥爷。也就是做些他喜欢吃的送去,四季冷暖换季换衣,常回家看看,其他日常小事就交给我了。当时我有幸跟姥爷住在一起,他屋里的人一直络绎不绝,有老教师、年轻教师也有学生。听他们海聊神侃真是趣味之极,没有姥爷不知道的,更能体会他的博学。送走姥爷后,第二年妈妈贲门癌切除。妈妈也走了,我的心一下子空了,人像傻了似的。才真正感觉到妈妈在心中的分量。后来爸爸又因小病被庸医治得命悬一线,无奈小脑被切除。浩劫凭天降,驱魔响春雷,古稀又赴鬼门关,噩运复又来。人生多叵测,岁月数磨砺,挥尽坎坷度耄耋,蹒跚沐夕阳。

  我岳父岳母都是大爱之人。自己节衣缩食,总是买最廉价的菜,而对子女、兄弟姐妹总是慷慨相助,无私奉献,虽年逾古稀,而精神矍铄,总是忙碌着关爱别人。岳父一生致力三尺讲台,快退休的时候还是超满课时的工作量,周六、日也难得休息。伏案不倦育学子,耕得桃李满天下。如今每逢过年过节是他最幸福的时候,总有各行各业的学生前来探望他。

  我敬爱的老人们,你们都是家里的宝贝,愿我们的爱陪伴你们长命百岁。孝敬不需要轰轰烈烈,孝敬不能等待,孝敬应心中常有,孝敬应平日常做,孝敬身教胜于言教,孝敬需传承。我要用我的余生报答生养之恩,抚平他们坎坷的创伤。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