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供电服务大于客户的期望值——这是沁阳市供电公司对自身供电能力的目标和要求,更是对全体员工工作的一根检验标尺,因为服务到不到位,客户最有发言权。
推行“一证式”报装模式
“供电公司的‘一证式’报装模式真是帮了我的大忙。”提起供电服务,沁阳鼎鸿工贸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陈金平感到非常满意。鼎鸿工贸是一家生产蓝宝石、红宝石的高耗能企业,今年4月份,因业务发展需要扩大生产规模,需要新上一台315千伏安的变压器。然而,环评、土地使用、项目备案等材料还没办好,怎么办理用电申请呢?这时,该公司营销部有关负责人找到陈金平,并告知他供电公司推出了“一证式”报装模式,只要提供营业执照,就可受理用电申请,这给了陈金平一个意外的惊喜。
今年年初以来,为落实“三严三实”要求,进一步加快用电报装速度,减少客户临柜次数,该公司推出了“一证式”报装模式,即客户在申请用电报装时只要提供营业执照,签署承诺书,承诺所缺证件或资料在约定时限收集齐全,就可正式受理用电申请。同时,为简化工作流程,该公司同步推出网上、电话受理服务,根据预约时间完成现场勘查并收齐资料。
在业扩报装方面,该公司实行合并作业和联合勘查。低压客户实行勘查装表“一岗制”,将现场勘查和装表接电两个环节合并,对具备直接装表条件的,现场勘查确定供电方案后当场装表接电;普通高压客户实行“联合勘查、一次办结”制度,由客户服务中心负责牵头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完成现场勘查,取消设计审查和中间检查环节,简化竣工检验内容。
为确保此项便民措施落实到位,该公司不断深化窗口服务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业务知识、文明用语、仪容仪表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窗口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为群众用电提供可靠保障
2015年上半年,沁阳市全口径平均停电4.08小时,城市平均停电时间为0.45小时/户;农村平均停电时间为4.77小时/户,同比减少2.50小时/户。支撑这组数据的是该公司高要求规划电网以及下狠心治理低电压背后的辛苦付出。
目前,沁阳电网已形成以220千伏载育变电站、220千伏怀庆变电站两大电源点为支撑,110千伏电网为主网架的坚强电网,35千伏及以上电网实现双(多)电源供电,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压等级稳步提升,输供电能力进一步提升。为了让供电能力切实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加的用电需求,该公司通过对市区与农村用电情况的详细排查,统计出低电压户数8307户,2015年低电压治理目标为5054户,通过综合分析原因并对症下药,已完成治理3077户,同时新增、更换配变45台,改造10千伏线路4.7公里、低压线路6.1公里.
“得益于供电公司切实有效的低电压治理,今年夏天,村民家里的空调、热水器等大功率电器都能放心使用。”该市柏香镇高村党支部书记高兴地对记者说。而从事面条加工的该村村民水拥军也表达了自己对供电服务的认可:“如今,电压足了,即使是在用电高峰,面条机也照样能带起来,再也不会出现像前几年因用电问题影响生意的现象。”
网格化管理让服务更加到位
8月26日,记者在该市柏香镇看到,每家每户门前的墙上都悬挂着一块印有包片电工姓名和电话号码的铭牌,并写着一行字“有事请与我们联系”。随后,记者拿出手机拨打上面的电话号码进行报修。不到10分钟,辖区电工董朝阳就带着工具箱赶了过来,速度之快超出记者的预料。同行的柏香供电所所长李永平告诉记者,这是该公司推行“网格化”管理带来的变化。
“网格化”管理,是指将片区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多个“网格”,每个“网格”由多个服务点组成,通过增加布点、在每家每户门前悬挂包片服务铭牌,公布联系方式,当客户遇到停电信息、用电咨询、用电异常处理以及投诉举报等,都可以在第一时间与该片区工作人员对接,以便为客户提供快速精准的用电服务,同时充分掌握网格内客户信息、用电状况,缩短服务半径,最大限度降低因客户对电力服务不满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被动应付到科学管理,沁阳市供电公司将客户满意度作为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因素,力求让客户感受到超出自己期望值的优质服务。
“网格化”管理让客户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供电服务上的变化,直接带来了客户满意度的大幅提升。据统计,自今年1月份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以来,该公司的投诉(咨询)受理总量为16个,同比下降31%,实现了客户投诉量大幅下降的目标。
本报记者 杨丽娜 本报通讯员 李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