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 通讯员张红亮)“在北京工作这么多年,现在我们终于有了‘新家园’!”近日,参加焦作市人才交流中心流动党委在北京召开的北京党支部成立大会后,在京工作的焦作籍流动党员田梦月激动地说。今后,在京工作的133名焦作籍流动党员,在异乡也能感受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据悉,8月6日,市人才交流中心流动党委在北京市海淀区华清园社区活动中心召开北京党支部成立大会,这是我市在异地成立的第一个流动党支部。
会上,党员代表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北京党支部5名支委委员,随后召开了北京党支部第一次支委会,选举产生了以孙中兴为书记的支委会,并对各支委工作进行了分工。
市人才交流中心主任、流动党委书记陶钧钊向新成立的北京党支部赠送党旗,希望北京党支部建设成为流动人员党建工作的坚强堡垒,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把在京流动党员这支队伍教育好、管理好、组织好、引导好,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社会多作贡献,赢得社会认可,为党旗增光添彩,走出一条流动人员党建工作的新路子。他说,党支部不仅是在京流动党员的新家园,还要成为联系家乡、服务焦作的新平台,为家乡的人才引进及经济社会建设作出特殊贡献。
记者了解到,我市成立的首个在京流动党支部隶属焦作市人才交流中心,其重要职能就是做好在北京地区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通过了解流动党员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定期组织开展学习教育、主题实践、联谊交流等活动,为他们提供信息咨询、就业指导、利益维权等“一站式”服务。
此前,为切实保障党支部有效发挥职能作用,市人才交流中心流动党委在北京流动党员中发现、培养了一部分党建联络员,加强与在京流动党员的联系与沟通。今年2月,通过建立“北京党支部QQ群”,培养支委候选人,掌握流动党员基本情况,建立了流动党员信息库,实现了对驻京流动党员随时登记、统一管理。
近年来,市人才交流中心流动党委不断探索新时期、新条件下流动党员党建工作,建立一套“信仰导向管理”模式,从完善人生、丰富人生入手,重塑共产主义信仰;培养忠诚度,增强组织凝聚力;建立组织,让党员自己参与党建管理,其不仅有建议权,而且还有部分决定权和监督权,履行自己管理自己、提高自己的职责;同时建立激励帮扶机制,取得了较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