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细雨洒在周庄的时候,砚瓦河上聚起的水塘扩散起一圈一圈的涟漪,鱼儿兴奋地在水面上整出串串的水泡,和着水花迸溅的声音,醉了堰头上的那棵枣树,青色的枣儿摇晃着,一只白鹭从水面掠起……那个叫彩杏的女人,撑着一把撒着碎花的雨伞,从小院里扭了出来,急匆匆地。
彩杏不到50岁的样子,传统的农村妇女打扮,不过项上的一串金色的链子,和她脸上的喜悦一道,闪着光。
彩杏的男人在济源富士康打工,一个月有三四千块钱工资。彩杏本来也想去那里打工,不过家里有上了年纪的婆婆,加上去年大女儿生了个大胖小子,常来家里小住,她就留在了周庄。
不过,如今,彩杏已经不是只能看家的人了。村里建起了休闲山庄,来村里游玩的人越来越多,餐饮、住宿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彩杏就到山庄的餐饮部打工了。一个月下来,收入还不少。打工的同时还能照顾家里,彩杏的心里喜得像喝了蜜一样。
很快,山庄的客房也不够用了。彩杏就让男人请了假,回来把上房的三间土房装修了一下,吊了顶,粉了墙,还买了席梦思床,这标准和星级酒店的标间不差上下,而且冬暖夏凉。开张后,生意还出奇得好。
彩杏是我来周庄后搭话的第一个女人。因为我是她的房客。我和市作协的其他3个小伙看了房间后,感觉还不错。不过我向彩杏提出担心晚上房间有蚊子。
等房间安顿好后,我和彩杏聊了一会儿。她说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出嫁了,小女儿在省城郑州读大学。所以上房可以空出来做农家宾馆用。当我问她有没有饮料卖时,她从冰箱里拿出一瓶红茶给我,并说不要钱。
在下午吃饭的时候,是彩杏微笑着把一盘盘佳肴端到我们餐桌上的。
等市作协的伙伴们在夜色里畅谈时,我早早地回到了客房。发现客厅的桌子上摆了一盘西瓜,外加3瓶饮料。客房里有刚刚喷过杀虫剂的味道,我们不必再担心蚊子嗡嗡了。
另外一个女人叫什么我并不知道。当我下午在欣赏周庄休闲山庄后面的窑洞时碰到了她。刚开始见到她我以为她是和彩杏一样的山村女人。
那间窑洞算半个后厨,里面堆满了蔬菜。那个女人就在窑洞里的案上做馒头。她做的是济源当地的花卷馍,就是把面擀平,抹上油,摊上些葱花卷起来,用筷子一压,一个好看的花卷就做成了。
我随口夸了两句她做花卷的手艺,见她忙着就准备走。她却问我是不是市作协的人。我回答是。她呵呵地笑着说,她以为市作协里都是些年龄大的人,想不到还有这么多年轻人。她说她认识某某某、谁谁谁,都是市作协里有名的人物;她说她原来参加过户外组织,经常跟着户外的队友出去玩;她说她也喜欢写文章,只是这几年太忙搁笔了……说着说着我倒被吸引了,听着她说她的故事、她的儿女等,直到她做了一篦子花卷馍出来。她告诉我锅里正蒸着一笼花卷馍呢,等一会儿揭出来我可以先尝尝。她的朴实与热情让我感到非常温暖。
等餐桌上的馒头上来时,正是窑洞里的那个女人做的花卷馍,大家吃得一个没剩。
在晚上的露天座谈会上,我又见到了那个女人。她就坐在我的旁边。因为彼此已经见过,俨然熟人一样地打了招呼。她拿出苹果手机,翻到相册,一页一页地翻着,让我看她家破旧的老房子,让我看拆了老房子后,从打地基到施工再到完工,眼前赫然出现了休闲山庄的主楼。我这才知道这个女人竟是休闲山庄的老板娘,一个拥有千万家产的老板娘。而这个女人依然保持着传统的农村妇女的朴素与热情。这虽然让我一度感到意外,但很快便释然了,因为这是周庄的女人,她和彩杏一样,是周庄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