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许伟涛 通讯员王博文、李明慧)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企业不断创新增效、精打细算的效果有多大?焦煤集团冯营公司推行一项看似不起眼的新工艺,自家购置螺纹钢材进行自制加工,替代井下大量使用的麻花锚杆,每根可以节省3块钱。仅此一项,今年1月至8月份就能节省上百万元。通过完善成本控制管理办法,严把领料审批、用料监督、废料回收三关,前8个月回收复用各类物资价值达800余万元。
面对持续严峻的企业经营形势,该公司不断深挖企业经营潜力,全方位进行创新增效,于今年年初在巷道支护中采用了螺纹锚杆替代麻花锚杆的新工艺,对成品螺纹钢材进行截断、套丝、配帽,自制简单加工,不仅解决了巷道支护难题,减少了加工麻花锚杆的烦琐工艺,而且节省了材料费用,实现了效率与效益的双提升。
实践证明,使用螺纹锚杆加固后的巷道,相比麻花锚杆耐压力增强,支撑力更加稳固,促进了安全生产。“我们根据井下生产的需要,每月都能加工3500根至5000根螺纹锚杆,按每根节省3元钱算,节约的材料成本和工时费用十分可观。”该公司机修厂厂长仇振忠说。
该公司还通过完善成本控制管理办法,严把领料审批关、用料监督关、废料回收关,从制度和流程上实现降本增效。按照制度和审批流程规定,该公司的材料、配件投入执行逐级审批制度,对大型材料实行总经理一支笔审批,并对小型电器、闸阀、煤电钻、水泵等物资的领取严格执行交旧领新制度;把材料费用和各单位工资挂钩,由供应科定期组织人员深入井上、井下进行材料跟踪管理,对井下采掘工作面的所有大型材料全部建立台账,定期检查,随时掌握用料情况,避免了不必要的投入,对流通、使用过程中造成损坏、丢失、浪费的单位及个人进行处罚。同时,该公司还专门成立废旧物资管理领导小组,强化对废旧物资升井的计量及修复等过程管理和审查,能修复的绝不报废,做到物尽其用,并将回收数目与各区队工资挂钩考核,建立了废旧物资回收台账,对所有材料进行立册登记备案,做到投入多少回收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