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国利 见习记者翟倩倩)今年,全市重点实施投资超1000万元工业技术改造的项目共223个,项目总投资813.2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476.2亿元、利税198.4亿元。2015年项目计划投资205.3亿元,1~7月份,实际完成投资124.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0.8%。
其中,市工信委每月重点监控统计的项目100个,总投资624.1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可新增销售收入979.9亿元、利税149.5亿元。2015年项目计划投资176.1亿元,1~7月完成投资9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2.8%。
从项目个数看,全市223个项目中,其中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36个,占16.1%,武陟县和温县项目也分别达到33个,而山阳区、解放区和马村区项目个数较少。从项目进度看,修武县项目18个,项目总投资99.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亿元。今年1~7月份,实际完成投资15.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3.2%。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36个项目总投资67.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6亿元。今年1~7月份,实际完成投资14.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9%。中站区项目22个,项目总投资60.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5亿元。今年1~7月份,实际完成投资11.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9.1%。沁阳市项目17个,项目总投资135.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1亿元。今年1~7月份,实际完成投资9.6亿元,仅占年度计划的35.4%。
重大项目、新兴项目少。一方面是一般项目多、重大项目少,223个项目中,总投资额超10亿元仅有22个,占项目总数的9.9%;另一方面是传统项目多、新兴项目少,223个项目中,新兴产业项目53个,占项目总数的23.7%,总投资为129.7亿元,占项目总量的15.9%。
受当前经济下行的影响,企业市场开拓能力下降,企业资金链普遍紧张,特别是中小企业尤为严重,企业投资能力明显不足,一些企业存在着先生存、再发展的思想,投资意愿也不断降低。据统计,近三分之一的企业反映项目建设中资金较为紧张,其中有5个项目由于资金问题而暂缓实施。
目前,已列入市依法处理工业企业后续问题范围的相关手续办理工作进展顺利,但仍有个别县(市)区存在部分项目手续办理缓慢,影响项目建设。
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机制,建立项目问题台账制度,深入项目建设一线,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督查通报制度,由市政府督查室和市工信委对技术改造项目每月进行督查和通报。近期,我市召开全市工业项目建设和工业经济运行专题会议,对市工业经济提速运行专项行动计划再次安排部署和督促落实。
做好政策性资金引导工作。今年省里安排4亿元技术改造项目专项资金,经努力争取,我市获得切块资金2782万元(居全省第三位)。下一步将切实发挥政策性资金的示范引导作用,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
做好企业融资协调服务工作。发挥市1亿元中小企业应急转贷平台作用,帮助企业解决“倒贷难”问题;利用科技支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发展资金;强化信用担保平台建设,提升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融资担保能力;建立重点企业融资变动沟通联系制度,确保银行对企业抽压贷前向市工业企业金融稳定联席办和市金融办进行报备;积极处置化解风险企业担保链问题,着力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