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人们对城市的憧憬。
“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应该是一座宜居之城,一个道路畅通、市容整洁、生活便利的城市。”谈及城市管理,解放区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向东说。近年来,解放区城管局紧紧围绕市城管局打造宜居城市、美丽城市、畅通城市、和谐城市的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寓服务于管理,以服务促管理”的为民服务的城市管理理念,按照“以人为本、堵疏结合、立足长效、科学管理”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狠抓城市管理,改善辖区市容环境,努力打造宜居之城。
宜居之城·畅通
昔日拥堵不堪、又脏又乱的卫校西街变了!9月19日清早,只见卫校西街上开车的、骑车的、步行的市民各行其道,市容秩序井然有序。
是什么让卫校西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辖区个别道路城市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市容环境和群众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卫校西街的占道经营扰民问题,个别卖菜的、卖衣服的商贩摆放的摊位严重影响道路交通,造成整条路段拥堵,行人无法通行。”解放区城管局执法五大队大队长吴胜锴说。
为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问题,9月9日下午,针对卫校西街上存在的违规经营和交通拥堵严重的现象,解放区城管局联合市交警部门、解放区焦西街道、民主街道组成了48人的综合执法队,出动4辆城管执法车和2辆警车,对卫校西街进行市容环境集中整治,共取缔流动、占道经营摊点200余个,纠正店外经营门店100余家,依法暂扣灯箱、道旗等违章经营物品40余件,水果蔬菜、熟食小吃等其他各类摊点一律取缔。同时,解放区城管局每天安排25名城管队员从4时到22时执勤,加强卫校西街市容监管力度,重点是做好高峰时间段的巡查监管工作,巩固整治成果,实施长效管理。
“现在走在卫校西街上,道路通了,心里也不堵了。”焦西小学门口一位送孩子上学的家长说。
和卫校西街一样在变的,还有政二街、南通路、建设西路等路段。
早夜市治理一直以来都是城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过去的政二街、南通路、建设西路大都因早夜市摊贩占道经营导致道路拥堵。“划线定位,规范商贩的经营行为,在满足市民出行的道路环境下,尽可能满足商贩的经营需要。”周向东说。
为扎实做好早夜市的规范管理工作,解放区城管局对沿街饭店业主、夜市经营摊主和市民群众等三类群体分别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主干道严禁夜市经营,次干道规范夜市经营”“餐饮夜市要在规定区域内经营,不得影响道路交通”等内容,增强其“规范经营夜市摊点,抵制乱摆摊点行为”的意识。
解放区城管局组织7个执法大队按照各自责任区域,每天逐路逐街对进行夜市经营的沿街饭店,用黄色油漆划定了经营区域,实行划线定位规范商贩经营行为,确保桌、椅、餐柜等经营物品退出人行盲道;要求沿街饭店严格遵守夜市经营时间,严格做到“摊收地净”和严禁搭建各类经营性大棚及私拉乱接电线等有关规定;组织人员集中拆除主次干道经营性大棚,进一步优化辖区市容环境。目前,该局已对映湖路、新华街、太行路、车站街、南通路、工业路等路段23个违章经营性大棚进行拆除,城市道路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成效。
在整治沿街饭店夜市经营秩序的同时,解放区城管局还对解放路、民主路、人民路等主干道及各十字路口、丁字路口的零散夜市摊点进行了统一取缔;对具备经营条件的零散摊点,就近引导至果园路与新园路交叉口西北角、工业路与民主路东南角、建设路与普济路西北角、政二街与丰收路东北角等临时夜市疏导区进行集中规范经营。经过整治,解放区城管局对辖区沿街饭店全部划定了经营区域,取缔6家违章零散夜市摊点,引导5家符合条件的夜市摊点进入临时夜市疏导区进行规范经营,建设路、普济路、太行路等道路夜市经营秩序得到明显改观。
宜居之城·整洁
生活在城市中,一抬头就是各类形形色色的广告充斥眼球,那还是美好城市生活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解放区城管局大力开展了违章户外广告及非法小广告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城区形象。
在整治违章户外广告中,该局安排专人对辖区35条主次干道的户外广告标牌进行了全面排查,对符合设置条件的进行审批备案,办理、发放《解放区户外广告、匾牌字号设置许可证》,建立纸质和电子档案,进一步规范管理;对不符合设置条件、影响市容的违章户外广告归类整理,登记造册建立台账。截至目前,该局新增纳入审批管理的户外广告共3个,排查出和平街、太行路、工业路、果园路、政二街等道路两侧的各类违章户外广告标牌共33个。
根据工作台账,解放区城管局分类整治违章户外广告标牌,对具有明确责任主体的户外广告标牌所有人或单位,逐一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其在规定时限内自行将违章设置的户外广告标牌拆除;对没有明确责任主体的和限期内未自行拆除的户外广告标牌,严格依法强制拆除。
“在整治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广告标牌面积小、设置高度低、拆除难度不大的由城管队员按照安全工作流程进行拆除;对广告标牌面积大、设置高度高、拆除难度大的楼体广告等,通过工程外包、签订合同的方式,请专业工作人员进行拆除。”周向东说,“我们建立广告标牌动态巡查机制,定期对辖区主次干道户外广告标牌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治,巩固整治成果;严把户外广告设置审批关,对新设置的户外广告标牌按照管理标准从严审批把关,引导新设广告标牌逐步提高档次,努力提升城区品位。”据了解,经过整治,该局排查出的33个违章户外广告标牌已全部拆除,辖区市容形象得到明显改观。同时,解放区城管局堵疏结合,建立公共信息发布栏,满足市民生活所需的一些公益服务类广告的发放。
该局在整治违法广告、门头招牌的同时,牵头各街道办事处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综合执法,深入推进辖区露天有烟烧烤集中整治工作,并依据相关法规对不听从劝阻和经整治后多次出现反弹的违章饭店或摊主,采取行政处罚或暂扣有烟烧烤器具等行政强制措施,有效遏制了辖区有烟烧烤活动的反弹。
宜居之城·便利
卫校西街的变化反映出解放城管的担当和各职能部门的积极协调。可是,卫校西街上原来那些占道经营卖菜的、卖衣服的商贩都去哪儿呢?附近居民的生活还便利吗?
“城市管理的目标是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我们对卫校西街进行整治,对那些原来占道经营的商贩分类管理、堵疏结合,让卖菜的商贩就近进入月季农贸市场经营,让卖衣服等日用品的商贩迁至位于建设西路的解放区便民疏导服务区经营,既保证了卫校西街的道路畅通,也满足了居民生活所需。”周向东说。
说起建设西路的解放区便民疏导服务区,这里有一个变化。原来,在这里卖菜的商贩占据整个非机动车道,让骑车的市民不得不在机动车道里通行,附近居民意见很大。针对这一问题,今年5月份,解放区城管局坚持“堵疏结合、科学管理、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城市管理理念,通过公开招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引入第三方进行建设,采用整体钢架结构建立了解放区便民主导服务区。整个服务区采用整体钢架结构和亭式造型,全长168米、宽2米,总面积336平方米,可容纳经营摊位80个。在对卫校西街进行整治时,解放区城管局在该服务区对面划线定位,规范出100多个临时摊位,并安装夜间照明设施,以满足从卫校西街迁出的卖服装商贩的需求。
“现在这便民疏导服务区规范有序,不仅购物便利,出行也方便!”张女士说。
解放区便民疏导服务区的建设是堵疏结合解决老城区便民、市政设施配套不到位、规划滞后、不能满足市民需求等问题的一次尝试。
“就当前城市管理实际来看,便民疏导服务区可以弥补农贸市场不足、方便群众买菜购物,解决乱摆摊点堵路、促进困难群众就业,缓解城市管理压力、优化城区市容环境。”周向东说,“我们还将在政二街、青年路、新华街等路段合适位置建设3个便民疏导服务区,更好管理城市、服务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