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捐赠再破千亿”背后的思考
孩子产生矛盾 考验家长智慧
“技术治堵”值得推广
三代读书人
“军训阅兵”须叫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9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捐赠再破千亿”背后的思考

作者:□张枫逸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2014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日前发布。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境内接收国内外社会捐款捐物总额共计1042.26亿元,时隔4年捐赠量再破千亿元大关,占全年GDP的0.16%,比上年增长5.3%,逼近2008年的捐赠峰值。

  受郭美美事件等因素的影响,此前全国慈善捐助总额曾连续两年下降。继2013年止跌回升后,2014年强势反弹,再次打破千亿元大关,逼近2008年的峰值。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慈善捐赠总量超过1000亿元,其中700多亿元是针对汶川地震的救灾专项捐赠。相比之下,2014年并非大灾年份,剔除救灾捐赠,当年全国常规捐赠量达986亿元,创历史新高。

  在没有大的灾害、又逢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全国慈善捐赠再破千亿元,反映了整个社会慈善参与度不断提高,慈善热情不断高涨,同时也说明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正在走出郭美美等负面事件的阴影,民众对于慈善组织的信心逐渐得到修复。在某种意义上,这比捐赠数字更令人欣喜。

  当然,我们在为这一成绩感到欣喜的同时,还应冷静看到背后的问题,找准今后努力的方向。

  其一,激发个人捐赠热情。2014年,企业依然是慈善捐赠的主力军,约占捐赠总量的70%;个人捐赠量仅占11%,已连续三年出现下降。慈善真正的力量来自百姓,这一点已在发达国家得到证明。相关机构调查显示,“单位组织”仍是国内公众捐款第一驱动力,如何推动公众从被动捐赠向自发捐赠转变,通过手机网络让“微公益”成为一种习惯,是横亘在全民慈善面前的现实问题。

  其二,发挥民间慈善的作用。在1042.26亿元捐赠中,政府部门或带有官方背景的机构接收捐赠占61.4%,民间慈善组织接收社会捐赠的比重相对较小。究其原因,我国现代公益事业起步晚,民间慈善组织普遍缺乏专业性和透明度。《2014年度中国民间公益透明榜单》显示,民间公益组织的透明指数连续两年不及格。“百色助学网”创始人王杰截留善款、性侵女生的丑闻,严重损害民间慈善组织的信任基石。相比之下,美国慈善组织完全公开透明,管理人员薪酬、慈善开支等都有记录,任何人都可查阅,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其三,引导爱心资源合理配置。报告中提到一个细节:“教育领域的捐赠分布极不均衡,高校接收捐款比例最高,而其他教育机构获捐较少。”事实上,我国高校普遍拥有不菲的财政拨款和科研经费,慈善捐款往往只是“锦上添花”,真正需要“雪中送炭”的是中小学、幼儿园等,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学校。有关部门和慈善组织应多与爱心企业、公益人士沟通交流,引导爱心资源合理配置,更多惠及那些更需要帮助的群体。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