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焦作晚报》报道,一位热心家长反映,俩孩子吵架,一方家长却“参战”打了对方的孩子。自家孩子与同学发生摩擦,家长一般来说可以有以下选择:一、向学校老师反映;二、与对方家长沟通;三、把两个孩子叫到一起分析原因,鼓励互相认错、握手言和;四、直接“参战”打对方的孩子。聪明的你会怎么做?
【观点1+1】
@青木蓝醍:帮孩子打架,不利于孩子未来的成长。同学之间产生一些矛盾在所难免,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在平时的教育中教会孩子如何避免矛盾、解决矛盾。
@雨中漫步2A:孩子之间发生摩擦,家长最好不要参与其中。我想,解决孩子之间矛盾最好的办法还是由学校老师公平公正地调解处理,家长做好配合工作就行了。即便有疑问,家长也最好在回家后和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交流,切莫在现场就与对方家长发生正面冲突,以免激化矛盾。
@单建华江苏:把孩子的事情交给孩子解决吧,父母能帮一时但帮不了一世。其实,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是很平常的事情,家长应该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毕竟,让孩子学会处理矛盾纠纷才是硬道理。
@小人物的大传奇:我觉得,应该把孩子、家长和老师召集在一起,进行一次“多方会谈”,了解孩子打架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交流中,成年人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也要明确家长、老师在以后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尽的义务和责任。
@苏洛书8023:家长应该分别寻问两个孩子吵架的原因,然后试着让他们自己沟通,自己处理问题。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大人不能将其复杂化。
@幸福一路绿灯:家长直接动手“参战”是笨人用的愚蠢方法,被打的孩子会受到心灵创伤,可能会给他留下一辈子的阴影!家长爱子心切,但绝不能伤害对方的孩子,改善孩子之间的关系,需要双方家长先弄明白矛盾的原因,再着手解决不迟。
@芳心云天:我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有一个单亲孩子总是被其他孩子欺负。一次偶然的巧遇,单亲妈妈发现自己的儿子被几个学生痛打,这位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她并没有上前阻止,而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会,背着儿子约了那几个学生谈话,结果使孩子之间化“敌”为“友”了。这个例子值得家长思考、借鉴。
@庐人境:对于孩子之间的矛盾,让孩子的归孩子,让家长的归家长。家长教育好自家的孩子,才是最好的“帮战”。
@一百德七: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楷模,父母的言行举止能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要想让孩子拥有积极的心态和处世态度,家长就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下期话题】
扫码签到
在手机时代,大学生想逃课没那么容易了。这不,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近日推出了一种全新的点名方式:学生扫二维码完成签到,还可通过“玩手机”回答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校方希望,使用二维码点名系统能提高学生的出勤率。有学生为这种时尚的签到方式点赞,但也有学生质疑:“以后是不是没带手机就等于没来上课?”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