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焦作/ 温县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力打好秸秆禁烧攻坚战
学习贯彻市委全会和经济运行工作会议精神
专项整治月饼市场
图片新闻
为供电线路打造“安全走廊”
三秋生产抓得实
向企业发放稳岗补贴
岳村乡:堵疏结合防控秸秆焚烧
对安全生产造假严惩不贷
“无车日”从改变开始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9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无车日”从改变开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9月22日是中国城市第九个“无车日”,今年“无车日”的主题是“绿色交通——选择·改变·融合”,提倡将绿色出行与社会生活相融合,将出行变成提升民众生活品质的方式。然而,在“无车日”当天多个城市依然堵车严重,政府、群众参与性不高,使“无车日”活动成效大打折扣。如何让“无车日”成为习惯,让绿色出行深入人心呢?有人认为何种方式出行是个人的事情,也有人认为公共交通不够完善限制了出行选择。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芙蓉仙子晓阳:我国是人口大国,又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倘若不加以有效管理,车辆日益增多带来的环保问题势必会与日俱增,完善公共交通设施是当务之急,只有出行方便了,才会真正实现绿色出行。

  @龙腾四海112:“无车日”宣传的是一种环保、绿色出行的理念,而不是片面地理解成在这一天尽量不去开车。要知道,环保是个大工程,不但要从点滴做起,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

  @平常一个人015:昨天看电视新闻,采访很多私家车车主市民,问知道9月22日是“无车日”吗?有95%以上的民众不知道,不能不说是“无车日”的尴尬。其实绿色出行,需要对民众加强日常宣传,让其变成民众的自觉自愿行动,单靠一个“无车日”来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kellykeron:一年只有一天,这样的“无车日”,总感觉形式大于实际,要真正做到少车、无车,唯一的办法,便是发展公共交通、完善自行车道,并且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飞翔的砂漏:将出行变成提升民众生活品质的方式最关键。试想当私家车主都放弃开自家车,转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然而公共交通工具并没有根据形势调整出车频次,或者改变硬件设施,那样势必会挤成一锅粥。连出行的尊严都保障不了何谈融和,更别说提升民众生活品质了。所以,提倡绿色交通关键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青天123ab:“无车日”就像“植树节”一样,都是倡导绿色环保的,一个是动态的一个是静态的,破坏环境就等于毁灭地球。“无车日”除了绿色通行还能给交通减压,上班族家离单位不是很远的还是提倡不开车,既能节约能源还能锻炼身体、欣赏路边的美景,感觉是挺好的一件事。

  @-随意先生:买私家车的根本目的是方便,而现在大量私家车的出现,导致了交通拥堵,本来的目的也就达不到了,与其有“无车日”,不如用实际行动把每天变成“少车日”,路程短的可以步行或者骑车,尽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王者微小: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共同拥有一个无法取代的家园,爱护环境、绿色出行不能仅在“无车日”,希望广大车友在便捷的情况下能少开车,多为我们的空气质量改善作点贡献。品质生活从每个人做起!

  【下期话题】

  “为我作证”

  9月21日早晨,在江苏省徐州市区彭城南路和石磊巷交叉口,一名75岁老人突然发病栽倒在地。一名中年男子正好经过,他向周围人喊了一句:“我是路过救人的,请你们帮忙为我作证啊!”随后对老人进行了急救,并将老人送到医院。事后得知,救人者是徐州中医院骨科副主任何秉辉教授。如此义举,在做之前却先喊“为我作证”,这里有怎样的无奈和悲哀。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