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①)玉米晚收是在不需要增加任何成本条件下的增产措施,简单易行,其好处有三:一是有利于高效利用有限光热资源,延长玉米灌浆时间,增加粒重,提高单产;二是能增加籽粒中淀粉产量,还可以增加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提高玉米品质;三是适时晚收的玉米籽粒饱满充实、均匀,籽粒含水量低,便于脱粒和储放。玉米收获期每推迟1天,亩产会增长1%。玉米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发亮,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色层时,此时收获产量最高。从目前我市玉米生长情况看,收获期可推迟到9月底收获。在不影响小麦播种的情况下,应尽量晚收,以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小麦适期晚播并适当增加播量,缩短了小麦生育期,可减少因前期群体过大造成的水肥消耗,增加根的数量,使根深扎,更好地吸收土壤内的水分和养分,有利于节水节肥,同时为玉米让出5~10天的灌浆时间,使玉米的增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我市小麦半冬性品种播期以10月8日至15日为宜,一般10月8日开始播种,亩播量7~8公斤左右,播种深度4~5厘米,一般每晚播1天增加播量0.25公斤左右,每亩最大播量不超过15公斤。采用晚播技术,小麦每亩节水50~100立方米,每亩节约纯氮2.3公斤,每亩增收节支70元左右。
问:三秋天气给力吗
答:防雹灾 防倒伏 防霉变
市气象部门提供的天气趋势预报显示:预计麦播期共有5次降水天气过程,时间分别出现在9月22~26日、28~30日、10月2~4日、7~9日和18~20日。其中,9月22~26日、9月28~30日、10月2~4日和18~20日有小到中雨。
专家建议:要密切关注低温阴雨对秋收带来的不利影响,防雹灾、防倒伏、防霉变。同时要做好冬小麦备播工作,利用好降水过程,提前备足优良品种和拌种、包衣药剂,合理安排大型农机具调配,提高整地精细度和播种质量,适时播种。
问:今年小麦咋种好
答:选好种 整好地 足墒播
“高质量、高标准种足种好小麦,要抓好四个重点。”农业推广研究员、市种子站站长刘长青说。
选用优良品种。在主导品种选择上仍要以半冬性品种为主、以高产优质品种为主,因地制宜,分类选择。一般高水肥地以焦麦266、周麦系列、矮抗58、平安8号、豫麦49-198等为主,搭配种植焦麦668、怀川916、豫麦58等;旱薄地以抗旱性强的品种为主,推广种植豫麦58号、豫麦41、焦麦668等品种,搭配种植洛旱12。晚茬麦田以弱春性品种为主,推广种植怀川916、豫农949、平安7号,搭配种植西农979、郑麦9023、平安6号等。
提高整地质量。扩大机械深耕、深松面积,深耕25厘米以上,深松30~35厘米。旋耕地块要耙实,黏土地应隔年旋耕深耕,连续旋耕3年的壤土地必须深耕一次,连续旋耕3至5年的砂壤土地应深耕一次。
足墒适期匀播。半冬性种应掌握在10月5~15日播种,弱春性品种应掌握在10月20日以后播种。要做到足墒下种,一播全苗。在精细整地和墒情适宜情况下,适宜播期内一般半冬性品种亩播7~8公斤、弱春性品种亩播8~10公斤。晚播地块或整地质量较差的麦田,应酌情加大播量,一般每晚播一天增加播量0.25公斤左右,但最高不能超过1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