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节假日,对于许多商家而言,无疑是绝佳的市场营销良机。在众多优惠促销活动中,充值送现金的预付卡促销手段,更是商家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国庆节期间,记者在我市餐饮娱乐街区采访时发现,我市通过销售预付卡营销的商家也不在少数,有的商家甚至打出了充多少送多少的促销广告。与此同时,优惠力度惊人的预付卡营销和预付卡销售产生的消费纠纷等问题,也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关注和热议。
那么,预付卡消费是否真正划算?存在哪些弊端?如何理性看待预付卡消费呢?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国庆节期间,我市各个餐饮娱乐场所异常火爆。记者在我市一家餐厅看到,这家餐厅为了增强双节促销力度,推出了充1000元送200元、充2000元送500元的预付卡充值优惠活动。在结账时,服务员会向消费者推荐,大多数消费者会欣然接受。“我平时也会选择预付卡消费,但会选择一些充值金额低、日常消费较为频繁的商家。”一位在结账时办理充值预付卡的孔先生告诉记者。
“大多数商家推出的小金额预付卡确实非常划算,也是可以购买的,但是尽量以选择洗车、洗浴、理发、就餐等经常光顾的日常消费商家为主。”网友【小七】和大多数消费者的观点相同,表示可以接受日常消费中的小金额预付卡。
在我市多家KTV、酒吧等娱乐场所,充值送现金的力度更大,大多数都是充值2000元起,充5000元送5000元,充10000元送10000元的商家也不在少数。那么,类似这种1比1的充值优惠活动,是否真的划算呢?
市民张先生是我市一家小型贸易公司的负责人,经常要和客户、合作伙伴打交道,到娱乐场所消遣是难免的事,他也购买过类似的预付卡。张先生告诉记者,今年年初,他在我市一家KTV购买了一张充值5000元送5000元,总金额10000元的预付卡,但在消费时却被告知,这张预付卡每次只能消费酒类商品,香烟、零食、果盘的消费还需要现金支付,这样一来就显得不划算了。
购买预付卡消费,除了要接受商家的一些条件限制外,消费者预付卡内的钱没有消费完,商家就关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去年年底,他在自家附近的一个洗车行办理了一张500元的汽车美容卡,可今年春节过后这家洗车行一直没有开门,当时陈先生认为洗车行可能要过完农历正月才开门,就没有多想。谁知道一晃半年过去了,原来的洗车行大门上却挂出了转让的横幅。由于找不到原来洗车行的老板,陈先生只能自认倒霉。
“消费者在选择商家推出的预付卡优惠活动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求,不能盲目贪图便宜,越是优惠力度大的预付卡,条件越是苛刻,甚至还有可能出现消费者刚刚充值没几天就关门的现象。”网友【蝙蝠侠】则认为,购买预付卡最好还是根据个人需求,不能盲目办理。
对此,市工商部门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近几年,购买预付卡产生的经济纠纷逐年增长,而且维权十分困难。如果有的商家关门停业,找不到老板,那就更维权无门了。”市工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在购买预付卡时,越是优惠力度大的活动,越应该小心谨慎。购买预付卡要根据自身需要,不要一次性预付太多金额;要尽量选择证照齐全、规模大、信誉好、经营时间长的商家;要详细了解预付卡的使用范围、有效期限、服务项目、优惠幅度、退款条件等细节规定;要索取相关票据,保留相关协议,以便纠纷发生时提供维权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