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9月28日,示范区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就“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再次进行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向先进标杆看齐,真正从思想上严起来、在行动上实起来,做到立得正、走得远,争当‘三严三实’的好干部。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以来,示范区多次召开座谈会,传达学习中央、省委、市委有关会议精神,把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解决“不严不实”问题贯穿始终。示范区管委会主任郑秋红讲授专题党课,点出干部“不严不实”问题。示范区班子其他成员也带头讲党课,一级做给一级看。示范区各级领导深入学习研讨,解开思想上的“扣子”,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示范区各部门用心查找问题,列出“不严不实”问题清单:一是思想重视不够。今年年初,示范区开展作风纪律集中整顿活动,提出了“守规矩、明职责、敢担当、争一流、做奉献”的主题,但一个多月的活动效果有限,原因在于各级领导思想上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所有问题产生的根源在思想上。二是工作主动性不强,落实工作不扎实。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个别部门仍然停留在口头上,在手续办理、时间节点确定、具体规划设计等方面没有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这是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表现。三是解决问题不担当。从全区现状来看,担当问题制约了工作推进的速度,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主要表现在部分干部解决问题时不是按照工作的紧急程度来决定,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四是工作标准不高。一些干部不研究政策,不钻研业务,不注重工作谋划,计划性不强,安排不科学,致使工作推进缓慢;工作得过且过,标准不高,没有做到尽职尽责,没有把“严”的要求反映到具体工作中,不能把示范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认真对待。五是长效机制不健全。有些工作机制虽然建立了,如招商引资项目和政府性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虽有建设流程,但在实际工作中执行得不够好。另外,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如机关干部绩效考核、农村干部管理、驻村第一书记管理考核、解决强买强卖和阻工问题等。
这些问题清单,使示范区各级干部受到教育和震动。示范区动真格,解决“不严不实”问题;瞄准难点,专项整治;明察暗访,正风肃纪。
紧盯工作目标不放松。示范区今年提出了一系列工作目标,如六项重点工作目标、招商引资工作目标、152个重点项目建设目标、产业集聚区“晋二星”目标、国家高新区创建、产城融合示范区创建等,各项目标都要争第一。为此,全区上下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区发改局再次梳理重点项目的时间节点等,推进项目建设。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各部门围绕中心工作和目标,主动担当,主动服务;班子成员深入一线,以上率下,拧成一股绳。三是着力稳定工业运行。加快推进“互联网+传统企业”,提升企业产品市场份额,建好科技大市场等平台,积极推进企业上市、挂牌,抓好企业招商活动,确保“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企业每年都有新上项目。四是全面整治发展环境。严厉打击封门堵路、强买强卖等干扰破坏项目建设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实行“一案双查”,对影响较大的案件实行最高标准处罚,坚决维护良好发展环境。五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稳定。全面排查辖区内各类安全隐患,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扎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区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帮助各自联系乡镇(街道)解决矛盾隐患,将隐患消除在基层。
增强干事本领不落后。示范区要求更多运用市场的手段而不是行政的手段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采用PPP模式,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问题;利用“互联网+”,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发挥应急转贷资金和“助保贷”业务平台作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认真研究政策,制定具体措施,利用现有科技平台,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深入现场,主动思考影响项目开工的问题症结所在,创造新办法,提出新思路。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不断增强自身本领,在承担更大责任中实现自我价值。
努力尽责担当不后退。示范区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增强“六种意识”:增强学习意识,学习党章、学习法律法规,学业务本领、学尽责、学担当、学守规矩等;增强发展意识,重服务、重统筹、重前瞻、重解决问题、重工作谋划;增强团结协作意识,同志之间相互捧台、相互补台,主动作为、主动配合;增强为民意识,把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争先意识,按照各项工作目标,努力在全市、全省争先进位;增强廉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