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付凯明
记者日前跟随示范区有关负责人,在各乡镇(街道)走访中发现,该区近年来不断总结秸秆禁烧工作经验教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秸秆禁烧办法。
今秋秸秆禁烧工作中,示范区建立了区领导统一指挥,各职能部门广泛参与,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的领导机构,建立了区、乡镇(街道)、村、组上下联动,责任明确,互相配合的督查机制,采取了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并举的奖惩措施。各级各部门将指标层层分解,层层签订责任书,一级抓一级,扎扎实实地将禁烧工作落实到各家各户的田间地头。示范区坚持“有火必禁、有烟必查、有灰必罚”的原则,将“堵字当头、疏在其中,以堵促疏、以疏保堵”的16字方针贯穿始终,并要求督查工作做到“七个一齐查”,即大小地块一齐查、大火小火一齐查、远地近地一齐查、村内村外一齐查、杂草秸秆一齐查、白天黑夜一齐查、明火灰烬一齐查,昼夜不停巡回检查各个地块、路段。
阳庙镇“网格清”。该镇实行网格管理,责任到人。全镇抽调40余名机关干部组成3个巡逻队,全天24小时巡查在秋收第一线,实施全程监督。以村为单位,将全镇划分为5个网格管理责任区域,每个网格或管理责任区由1~3个行政村组成,各村以小组为单位划分网格147个,明确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和网格管理员,建立“边界明确,责任落实,上下互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镇、村、组、户四级网格管理体系,实现了禁烧空间覆盖无空白、职责落实无盲点、监督管理无缝隙。各村配备铲运工具和三轮车,划定安全空白区域,明确专人每天负责将本村收割后产生的玉米苞叶及易燃垃圾统一运到指定区域。同时,要求各村两委提前谋划,科学引导,积极与秸秆收购经济人联系,保证秸秆回收利用或统一地点集中无害化处理。针对该镇境内省道、县道、高速公路纵横,重点区域多以及防范难度大的实际情况,该镇政府统一租赁铲车、三轮车等机械,镇村巡逻队、村组干部跟车作业,在秋种大面积开始前,争取利用6天时间集中将路边、村边、地边、树边的积存秸秆和生活垃圾清理完毕,及早消除群众秋种焚烧隐患,确保辖区不发生一起因点燃“四边”秸秆或垃圾而引发的火情。
苏家作乡“四边净”。该乡落实禁烧目标责任制,细化任务,包片到人,组织力量,突击清理路边、村边、地边、树边“四边”秸秆,做到集中清运、集中堆放、集中处理,确保不留死角,防患于未然。同时,加大清扫保洁力度,对主干道等重要路段沿线安排专人全天候不间断巡回清扫,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秸秆、玉米苞叶不堆积。目前,全乡共出动人员500人次、车辆100辆次,清运秸秆、苞叶约50吨。
宁郭镇“四旁清”。该镇针对少数群众因抢收抢种秋作物,临时将个别地块秸秆堆放在路旁、沟旁、渠旁、堤旁的“四旁”现象,积极采取措施予以清运。全镇18个行政村均成立秸秆清运队,帮助缺劳力、无农机的农户清运秸秆,将无主家的秸秆统一运到指定地点堆放,或联系饲养场免费拖走秸秆,同时对河沟内的秸秆进行打捞,确保不污染一条河。截至目前,全镇共清理“四旁”秸秆、玉米苞叶40余吨,切实消除了焚烧隐患。
李万街道“专业清除”。该街道要求各村增加机械、人员,全面清理辖区秸秆及玉米苞叶,同时专门成立了秸秆专业清除队,租赁机械,对重点路段的秸秆进行清理,目前已清理秸秆10余吨,清理道路20余公里。此外,该街道还积极为农户联系秸秆收购商,收购多余秸秆,清洁村内环境。该街道拿出一定资金,对按时完成任务的村进行奖励。
示范区着重在“疏”字上下功夫,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从源头上杜绝焚烧隐患。各乡镇(街道)围绕饲养产业,引进秸秆氨化青贮技术,在秸秆开发利用方面找到了新途径,解决了农民的秸秆处理难题。其中,大型玉米秸秆饲草开发项目把秸秆加工成袋装青贮丝状优质饲草,或干燥后打捆加工成优质青干饲草、圈养育肥牲畜草秣及生化蛋白饲料,加工处理后的饲草具有适口性、蛋白纤维含量高、便于贮运等特点,被称为畜牧饲养业的“绿色面包”,深受农民的欢迎。文昌街道利用水浇地的优势,投入大量资金,以秸秆还田为龙头,带动青贮、沤肥等其他综合利用工作。该街道通过将秸秆还田机打碎后的秸秆集中起来,在田间直接沤肥,统一深翻。该街道还大力推广青贮技术,建有青贮池,增强青贮能力。记者在该街道看到,部分农民把秸秆生化后喂猪,在猪圈内建沼气池,沼气用来做饭、照明,既节约能源,又减少污染,沼液上地还提高了肥力,消灭了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