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泓芝驿镇民政办负责人谢志杰,利用为村民办理大病救助资金手续、低保手续和申请临时救助金、散居孤儿生活保障救助金的职务之便,以“辛苦费”“感谢费”等名义先后收受16户救助对象现金2.075万元,全部用于个人开支。日前,运城市纪检部门决定给予谢志杰开除党籍、行政撤职处分。 (据新华社)
对农村身患重病人士、符合低保条件人士、散居孤儿等困难群体进行救助,是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基层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理应把这件善事办好,让党和政府爱民惠民的阳光真正照进困难群众的心里。遗憾的是,谢志杰不是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雪中送炭,而是雁过拔毛、以权谋私。正像元代散曲《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写的那样:“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对困难群体“雁过拔毛”的问题,并非民政部门独有。据报载,河南省兰考县卫生和计划生育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股股长秦国胜利用分管病残儿鉴定申报工作的职务之便,收受两名病残儿家属所送价值1800元的烟酒、副食品。日前,兰考县纪委给予秦国胜党内警告处分。
为农村身患重病人士、符合低保条件人士、散居孤儿和病残儿等搞好服务是谢志杰、秦国胜的本职工作,不敢奢望他们对服务对象“像春天般的温暖”,但至少应该具备最起码的同情心和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困难群众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如果在国家给困难群体有限的救助金里,有人还要分一杯羹,那真可谓贪鄙至极。
更糟糕的是,这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直接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使惠民利民政策变了味、走了形、打了折扣。
为困难群体服务的基层党员干部,一定要心怀温暖,守住道德底线。如何守住道德底线?必须坚持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基层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筑牢思想防线,自觉矫正思想上消极的、不健康的因素,才能转变“当官做老爷”思想,与老百姓打成一片,诚心实意为困难群众办事。
主观上,基层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道德水平;客观上,纪检部门要扎牢制度的笼子,从根本上解决好“不敢”“不能”问题。必须树立党的纪律的绝对权威,一手抓建章立制,一手抓纪律执行,保证每一名党员尤其是基层党员都在纪律约束之下,使纪律和规矩成为党员的内在信念、行为规范。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一首诗中写道:不要把善良从心灵深处挤走,更要严防丑恶偷偷潜入心底。但愿谢志杰这样的反面典型能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深刻反思,多做为困难群体雪中送炭的事,千万别打歪主意,因为“伸手必被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