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阳城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无非是不想孤单
孤独书
神奇书屋
孩子的攀比心理
拾金不昧奖10%是对善行的肯定和引导
对困难群体“雁过拔毛”太可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0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拾金不昧奖10%是对善行的肯定和引导

作者:□江德斌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在《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下称《规定》)征求公众意见3年多后,十四届184次市政府常务会议昨日审议通过了该《规定》。记者了解到,审议通过的《规定》保留了此前备受争议的“拾金不昧奖10%”相关条款,《规定》明确,处理无人认领的物品后,公安部门按拾获财物价值10%的金额对拾得人给予奖励。

  (据10月13日《新快报》)

  国人有拾金不昧的传统,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鼓励民众拾金不昧的善行,而且往往是强调不求回报。可是,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在利益面前,不可能都是道德圣人,能够达到不为所动的高度。

  事实上,因拾金不昧而牵扯到酬劳纠纷的案例,在各地都有发生,部分拾金不昧者认为自己付出了时间成本、保管费用等,理应得到相应的报酬。广州市审议通过《规定》,则从法律的角度,明确拾金不昧者有权获得奖励,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标准,乃是对善行的肯定和引导。

  “失主领回失物时,可以自愿将遗失物品价值百分之十的金额奖励拾遗者;对无主的失物,政府予以拍卖,按拍卖款10%给予拾遗者。”广州市的《规定》没有一刀切,而是根据失物的招领情况区别对待,找到失主的就让失主决定是否奖励,至于那些无主失物,就由司法拍卖后依法奖励拾遗者。

  用法规明确拾遗者的法律权益,让拾金不昧者名正言顺获得奖金,可激励民众行善。而且,此举可倒逼失物保管部门规范化管理,达到监督效果。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只是一个理想社会状态,在物质占据重要地位的当下,我们不应回避利益对人性的诱惑。用激励机制正面引导民众行善,合法拿到物质奖励,以形成良好社会风气,这也是不错的选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