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焦作晚报》报道,市民黄先生反映,为了接送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壮壮,他买了辆面包车。可壮壮看到不少同学的家长都开着轿车,自己却坐面包车,觉得没有面子,不肯让父亲在校门口停车。焦作家庭教育指导师协会会长王国防表示,家长首先要认识到,孩子之间存在攀比是正常、自然的情绪,其次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方式,让孩子认识到在物质享受方面互相攀比的弊端,引导孩子在学习上与同学比较,增强孩子的进取心。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雨余芳草碧萧萧:我在大学时也听老师说过类似的事情。老师朋友的儿子上小学,有一天他朋友有事不能去接孩子,就找我老师替他去接。我老师开了一辆桑塔纳汽车,没有接到孩子,焦急万分。老师给朋友打电话后才知道,孩子早回家了。原因是,孩子觉得老师开桑塔纳来接他很没面子,就自己打的回家了。老师、家长很无奈。
@苏洛书8023:个人认为,这是家长教育方式的问题,也是孩子成长环境的问题,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家长是最好的老师,应当好好教导孩子,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青天123ab:学生的攀比心理很严重与当前的教育导向有关,家长与学校应合力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kellykeron:三年级的孩子就懂得如此攀比,难道不是父母教育造成的?刚出生的孩子如同一张白纸,父母怎样去画,就会留下怎样的痕迹,最应该反思的绝对是父母。
@飞翔的砂漏:今天是车子问题,明天就可能是出国旅游问题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类似的攀比问题,孩子对此有困惑和烦恼很正常,因为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形成阶段。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家长只有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循序渐进,通过具体事例耐心引导,切不可操之过急。
@阿七若丹:我也一直在做小学生心理指导工作,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源于家长没有让孩子懂得幸福是什么,更没让孩子学会体贴父母,父母一味的付出和疏于引导才是导致孩子产生虚荣心的关键。
@我爱干煸茶树菇:这是一个孩子的正常心理反映。很多家长买车的初衷就是为了不让孩子挤公交车,或者在其他同学面前没面子,这是普遍现象。对此,我们不能过于苛求孩子,毕竟孩子只会从表象看问题,不理解大人挣钱养家的艰难,家长应通过具体事例让孩子理解生活二字的真谛。
@曲微丹:如果我是壮壮的爸爸,我会这样告诉孩子:“孩子,非常抱歉,我没有给你豪车的资本,但我爱你的心和其他父母是一样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说教比简单粗暴的打骂更加有效,想必孩子会改掉攀比的坏毛病,懂得理解父母。
【下期话题】
一封家书
近日,宁波大学阳明学院为学生组织了一次写家书活动,2907名大一新生给自己的家人写了一封家书。然而,家书寄出去不到一个星期,学校已经陆续收到50多封退信,原因是(收)寄件人没有写姓名、收寄件人位置写反了,甚是令人尴尬。对此,许多人思考,在电子通信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用家书与家人进行心灵沟通?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