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非
加入新教育实验,为她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新教育的“种子”,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网络交流、外出学习……除了不断学习外,她还在教室里悄悄地进行改革,比如创建班级文化,开设实践生命课程、写作课程、节日课程、晨诵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践行每月一事,举行主题班会颁奖仪式,创建班级交流群,推进新教育工作的实施。她,就是温县祥云镇村小学新教育实验教师石君霞。
在日常教学中,石君霞根据季节的变化和不同的节日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比如,9月份,她带领孩子们朗诵歌唱赞美秋天、绘画表演表现秋天、走进大自然寻找秋天、走进果园感受秋天,为孩子们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开好头。10月份,她带领孩子们吟经诵典,在班里通过举办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开展国庆晨诵、爱国绘画作品展、“每月之星”评选等活动进行主题思想教育。11月份,她和孩子们共度万圣节,阅读《阿凡提》《木偶奇遇记》《长袜子皮皮》等书籍,定期举办班级读书交流会,让激情在互动中绽放,让快乐在彼此间传递。12月份,她通过开展冬至家校联谊包饺子、读绘本写作文、举行征文比赛等活动,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架起师生间的沟通桥梁。
开设实践生命课程,源于班里的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原本活泼可爱、课堂发言积极,但家里的突然变故让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性格也变得自卑。石君霞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她便带领孩子们开始了种植之旅:种下一粒种子,给种子取名字、写寄语,给花盆化妆,呵护生命成长,记录观察日记,分享种植感悟等。慢慢地,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个学生走出了自卑的阴影,用实际行动悉心呵护着同学们种下的每一个小生命。教育如同耕种,从播种到收获,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浇灌、呵护。
一次次实践、一次次跌倒、一次次探索、一次次收获……在石君霞看来,自己所做这些,不为别的,只为铭记生命中花开的每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