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曾因回应医务人员打通“任督二脉”而走红网络的甘肃省卫生厅厅长(现甘肃省卫计委主任)刘维忠又火了——据称,刘维忠搜集发布在个人日记上的偏方,在微信、微博上广为传播,号称能用最便宜的药治疗常见病,受到许多网友追捧。
(据《重庆晚报》)
患了病,最希望的是能够便宜治好病,“厅长偏方”号称便宜治病,想不受网友追捧也难,因为此举正中患者下怀。便宜治病是每一个患者的希望,只不过在现实中往往很难实现。
卫生厅长发布的号称便宜治病的偏方是否真有奇效?对此,医生是不太认同的。比如针对腹泻(急性),“厅长偏方”说,一般用保济丸就可以了(3毛钱一袋),如果较严重用氟哌酸(7毛钱一板)。医生解读:保济丸不严重的腹泻可以使用,但针对性不强,效果有限。氟哌酸主要针对肠道细菌性感染,属于抗生素,不建议大家随意使用。其他的偏方好像在医生眼中,均有种种的不是。说实在的,笔者也很难相信“厅长偏方”,患了病还是去医院放心。
应该说,厅长先生绝对是好意,是想让老百姓便宜看病。因为现实中,老百姓看病确实存在贵的问题。看个感冒,有时候也需要上千元;动个小手术,也要花费近万元。如果家中有人生了重病,家庭可能一下子就迈入了贫困行列。现在不少地方虽然让“以药养医”走开了,可“看病贵”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多开药、多检查仍然是许多医院创收的重要渠道。在利益驱使下,患者被“小病大治”“无病吃药”。从医生对“厅长偏方”的点评来看,“厅长偏方”显得不是很专业,对此,网友也清楚。说到底,网友追捧的不是“厅长偏方”,而是“便宜看病”。
据报道,刘女士的爱人王先生有高血压病。国庆期间,王先生血压一直降不下去,10月7日23时,他到西安五二一医院挂急诊救治,医生只开了4毛钱的药就让王先生的血压降了下来。对此,刘女士表示不可思议。她说:“我活了53岁,第一次碰到这样的好大夫。”“4毛钱药方”和以前的“1毛钱药方”“4分钱药方”等,都无一例外地受到追捧。其理由如出一辙,就是便宜,这其实是对“看病贵”的围攻和质疑。看病不是都要便宜,这不现实,但看病不能太贵,却是老百姓的念想。
医疗改革的成功与否,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应该是让老百姓感受到看病便宜,如果没有这样的感觉,就不能判定医疗改革是成功的。当医院的收入不是和患者的“贡献”直接挂钩,当医生用不着将眼睛盯在患者的钱包上,实现“便宜治病”就不会再难。让医生有尊严地工作,让患者不再受到“看病贵”的困扰,让看病回归本质意义,如此才能真正解决医患矛盾,实现医患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