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焦作网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食品安全法》严字当头
重阳节,带着父母看风景
中风病的预防与治疗
请给盲道让让路 别把盲道变“忙道”
“造”音            
让孩子奔跑在安全的跑道上
追责任性驴友不应只是“罚酒三杯”
“天价”会成谁的“坑”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0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孩子奔跑在安全的跑道上

作者:□凌军辉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苏州、无锡、南京等地一些中小学塑胶跑道被曝“有毒”,部分孩子出现流鼻血、头晕、起疹等症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目前,江苏省教育厅已责成相关单位对涉毒塑胶跑道再次送检,查明原因,并对全省校园塑胶跑道项目开展排查,防范“漏网之鱼”。

  本是为了促进孩子健康而修建的塑胶跑道,却出现有损孩子健康的问题,令公众感到痛心的同时,也感到疑惑: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塑胶跑道怎么会有毒呢?多位专家告诉记者,国家和江苏省早就出台了校园塑胶跑道的相关标准,对其物理和化学性能都有具体要求,严格按照标准设计建造的塑胶跑道肯定是安全的。

  “毒跑道”如何“闯关”混进校园?从已经查明的情况看,此次“涉毒”塑胶跑道是一些市县自筹自建的塑胶跑道项目,把关不严、标准不高、层层转包等问题突出。一位教育界资深人士说,目前教育设施建设主体多元,除了教育部门直接建设外,还有开发商代建、地方政府代建等。这些教育部门拿到的“收钥匙工程”,涉及部门较多、相关利益复杂,有的安全隐患突出。

  杜绝校园“毒跑道”,地方教育部门固然难辞其责,住建、环保、质检等部门也不应袖手旁观。尤其是各方代建的教育设施,相关部门应在招标、施工、验收、检测等关键环节加强监管,杜绝层层转包、以次充好等问题,消除校园安全隐患。

  在严格监管的同时,一些滞后的标准也应尽快修订完善。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企业在塑胶跑道中添加了邻苯类、芳香烃等有毒物质,严重威胁孩子健康,但目前未被列入国家规定标准的检测范围,难以有效防范。笔者希望相关部门紧急行动起来,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检测标准和范围,消除监管盲区,让孩子奔跑在安全的跑道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