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教育局要求学生为廉政微电影投票,纪委督查。网曝江苏盐城市阜宁县教育局发文,要求各中小学给该县廉政微电影《守护心灵》投票,并明确分配每所学校投票任务,少则一两百,多则五六千。记者在“阜宁教育网”看到这篇引起公众热议的文章内容:“每名工作人员必须发动不少于5名人员进行评选投票”“县纪委将对各单位投票情况进行跟踪督查”。令人惊讶的是,一些学生和家长还要填写《守护心灵》投票反馈表。 (据澎湃新闻网)
这部“被要求投票”的微电影《守护心灵》,由阜宁县纪委、监察局联合摄制,入围江苏省廉政微电影微视频网上评选。由此便不难明白,为何当地有关部门对此如此重视,不惜下发文件助阵,甚至还要采取“纪委督查”这类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如此举动说好听点,为的是“荣誉”;说难听点,为的无非是形象工程和政绩。
据悉,《守护心灵》讲的是阜宁县一名局长女儿拒绝变相贿赂的事迹,传递的是不折不扣的正能量,看了之后,或许能给人带来心灵的净化。可是,下发文件并以督查的强制手段要求刷票,真的合适吗?如此行为恐怕不是在弘扬正能量,而是将正能量置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有媒体注意到,这并非阜宁县教育局第一次发文要求学生参与此类活动。实际上,此类活动也并非阜宁首创,可以说在某些地区还较为普遍。江西省永修县曾发出紧急通知,为参评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的教育局局长熊茂东拉票;江西省宜春市宜春学院曾发布通知称,市委宣传部要求师生员工为“感动中国”候选人刷票……在弄虚作假歪风的侵蚀之下,公平和规则被公然践踏,让某些看似名气很大、严肃认真的评选活动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了极大伤害。
“权力刷票”要不得。某些人为搞定一个评选尚且公然滥用职权,其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欠缺显而易见,而其背后折射出的畸形权力观和政绩观更是发人深省。而评选活动的组织方,也应当进一步完善评选流程,加强评选过程中的监督和规范,应对“权力刷票”者零容忍,进行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