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难一直是困扰人民法院的突出问题,也是群众反映强烈、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我市执行案件呈“井喷”式增长,数量激增一倍,类型更加复杂,案件积压严重。针对实际执结率低、信访量大等突出问题,我市两级法院连续开展“雷霆行动”执行会战,旨在破解执行难题、提升司法公信力、打击“老赖”气焰。今年5月至9月,经过5个月的重拳打击,第四次“雷霆行动”集中执行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共彻底执结案件3478件,占总任务数的139.1%,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
分任务、定指标,坚决消灭“法律白条”
“法院院长是总责任人、执行局局长是具体负责人!”在“雷霆行动”中,我市两级法院院长担任本院执行会战指挥长,对执行工作亲自安排、亲自部署、亲自督导、亲自参与。
为消灭“法律白条”,市中级法院要求本次会战要完成2500件任务目标,并严令结案方式为“彻底执结案件”,不允许使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方式”,坚决挤掉执行工作中的水分,真正让当事人拿到执行款,确保会战成果实实在在,严禁打“法律白条”;健全会战督办机制,实行每周一通报、两周一督导、每月一小结,对报结案件由市中级法院逐案查卷验收,确保会战效果。
施高压、强措施,雷霆手段打击“老赖”
执行会战期间,全市法院运用各类强制措施,在短时间内提升了法院执行工作的威信。
在使用传统的拘留、罚款、搜查等强制措施外,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新强制手段的运用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会战中,全市法院共拘留432人,个案现场攻坚133件,对32名被执行人作出罚款决定,限制高消费473人,悬赏执行95件,录入失信名单库3161人次。
沁阳市法院在执行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时,被执行人的2名亲属阻挠执行,并抢夺执行干警手中的执法记录仪,还试图以交通工具冲撞警车,对执行干警谩骂侮辱,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围攻起哄,造成被执行人张某趁机逃走。
为打击“老赖”的嚣张气焰,有效破解“难案、硬案、骨头案”,市中级法院一方面以打击拒执犯罪为抓手,采用雷霆手段对“老赖”保持高压态势。博爱县法院在执行一起赡养案件时,发现被执行人在浙江打工,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却对其父母每年1500元的赡养费拒不履行,该院依法对其以拒不执行判决罪追究刑事责任。目前,全市因涉嫌拒执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立案的有69件,一审已作出有罪判决24件。另一方面印发《拒执罪案例汇编》,指导基层实践的同时,选择典型案例通过媒体进行宣传,达到了“判处一件、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截至目前,已有126名长期躲避、抗拒执行的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义务。
会战期间,市中级法院注重信用惩戒措施的运用,打造立体化的曝光平台,对有失信行为的被执行人,依法纳入最高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失信人无法乘坐飞机、高铁,不能旅游、住高档宾馆、购买房产和车辆,子女不能就读私立学校。此外,我市两级法院还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在失信行为人居住的社区、村组、工作单位张贴公告,在电视和报纸上,在公交车、商业聚集区的电子显示屏上全面曝光其信息。市中级法院在7月底邀请多家媒体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5起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案例,并集中曝光了100名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
建机制、促公开,严格规范执行行为
针对少数执行人员存在的消极执行、懈怠执行、拖延推诿等问题,我市两级法院以执行会战为契机,努力提升执行规范化水平。
一是在全市法院建立执行日志记录制度,执行人员每天要把自己的执行工作如实客观地记载下来,内容涉及每一次执行活动的参加人员、执行时间、执行地点、走访调查的有关人员、查找被执行财产状况线索的情况,以及在办案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然后装订入档,附卷备查,使执行行为全程留痕。二是加强对基层法院的工作指导,紧贴执行工作实际,编写下发了《执行实务操作规程》,在时间、步骤、审批程序上进行规范和细化,变粗线条的执行为精细化操作,各个执行节点有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和依据,受到基层执行干警的一致好评。三是拓宽公开的方式和渠道,及时发布执行案件信息,实现执行案件办理过程全公开、节点全告知,确保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更为便捷地了解执行信息,案件立案后及时发放执行案件告知书,便于申请人及时了解案件进展情况。四是对重大典型案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观执团成员、检察机关监督、见证执行。五是坚持对涉案财产的拍卖在网络上公开进行,实现零佣金,杜绝暗箱操作,持续推进网络司法拍卖。我市两级法院在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上传拍品384件,成交80件,成交价1.03亿元,节约佣金517.8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