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河南能源焦煤中央医院心胸外科在豫北地区率先开展胸腔镜微创技术以来,这项技术已经成为该科的一块“金字招牌”,使不少患者从中受益。不到40岁的市民曹女士就是其中一位。今年9月份,她因咳嗽到医院检查,结果被查出患上了肺癌。由于曹女士病变部位特殊,病情又复杂,多家医院建议采取传统的开胸方法进行治疗,切除坏掉的右肺。但是,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大、疼痛感强、术后恢复慢等缺点,曾被定义为致残性手术。经过一番打听,曹女士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到焦煤中央医院心胸外科进行微创全胸腔镜手术。
术中,该科医生只在曹女士的胸部切开了两个2厘米长和一个3厘米长的小口,就帮她把病变的右肺全部切除。而这例手术,是豫北地区开展的首例全胸腔镜下右全肺切除术。经过手术治疗,曹女士目前顺利出院。对此,曹女士及其家属感叹地:“焦煤中央医院的微创技术真是了不起。”
咳嗽快一年,反复使用消炎药,导致病情被延误
在平时生活中,曹女士的身体一向都不错。去年10月初,曹女士出现咳嗽症状,刚开始以为是受凉感冒了,就口服了一些止咳糖浆和消炎药,但是病情时好时坏。一个月前,曹女士的咳嗽症状加重,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就去单位的卫生室进行输液治疗。可是在输液过程中,她发现自己吐出的痰中竟然带有血丝,这可吓坏了曹女士和其家人。随后,曹女士在家人的陪伴下到医院进行检查。CT检查结果显示,曹女士的右肺上有个5厘米大小的肿块,且中叶肺明显不张,极有可能是肺癌。曹女士和家人闻讯后,觉得天都要塌了下来。随后,曹女士的家人经过多方打听、咨询后,选择到焦煤中央医院心胸外科进行治疗。
医生在患者胸部开了3个小口,坏掉的肺就被彻底切除
曹女士的术前增强CT检查结果显示,其肿瘤位于右肺上叶和下叶之间的中叶,这不但压迫中叶支气管造成中叶肺不张及阻塞性肺炎,而且肿瘤还侵犯了下叶连通上叶的肺动脉主干上。相对于肿瘤单纯位于上叶和下叶,曹女士的手术要复杂得多。该科主任周海波及其团队经过商讨,为曹女士制订了4套详细的手术方案,分别是中下叶切除术,中叶切除后下叶的动脉、支气管与上叶的动脉、支气管吻合连通的袖状切除术,右侧全肺切除术和中转开胸术。在与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周海波决定先进行胸腔镜下手术探查,根据术中情况,决定具体手术方式。不过,这4种手术方案都很复杂,并具有一定的风险。
手术中,周海波和其团队在曹女士的胸部分别开了两个2厘米和一个3厘米的小口,然后成功地通过这3个小口为曹女士实施了全胸腔镜手术。经过胸腔镜下探查后,周海波试图保留曹女士的上肺,但是经过反复权衡,只有完整切除右全肺,才能保证疗效和安全。然而,完全电视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对医生有更高的要求,对患者的耐受力要求也很严格。但是,周海波和其团队凭着高超的技艺,完整地切除了患者病变的右肺,并彻底清扫了淋巴结。
与传统手术相比,全胸腔镜手术创伤更小
传统的肺癌手术,需要把整个胸腔剖开,撑开肋骨暴露出手术部位,再切除肿瘤。这样一来,手术创伤大,患者也会痛苦很多,手术后需要恢复的时间也更长。尤其是需要全肺切除的肺癌患者,在术中发生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可能性更大,很多患者因身体无法承受这样的手术创伤而放弃手术,从而失去治疗的机会。而全胸腔镜下的微创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感轻、对免疫功能影响小、住院时间短,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由于肺部血管密布,血液循环丰富,解剖复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大出血,因此手术难度大,需要极高的手术技巧。目前,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仅在极少数大医院开展。因此,此项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科的胸腔镜微创技术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肺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40岁以上的人要定期体检
据周海波介绍,近年来,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男性肿瘤首位,女性肿瘤第二位和第一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患者呈年轻化趋势。调查显示,肺癌之所以呈现患者年轻化的趋势,原因有三:一是吸烟的人数和被动吸烟的人数依旧很多,而烟草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二是在农村,使用秸秆、稻草燃烧形成的烟灰也是引起肺癌的诱因;三是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雾霾已经成为引起肺癌的又一诱因。
周海波指出,肺癌的死亡率之所以很高,与患者在就诊时没有被及时发现以及在随后的治疗中没有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等综合因素有关,大约有80%的肺癌患者被确诊时都已进入晚期,失去了外科手术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最佳时机。如果能在早期接受治疗,肺癌患者5年以上的生存率可达到70%到80%,如果拖到中期,生存率则会下降到20%;到了晚期,患者的生命就只能以月来计算。
对此,周海波建议,40岁以上的人每年最好进行一次定期体检,以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