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网名为“青岛滩”的青岛企业家赶到四川广元,慰问奖励了肖先生5万元现金,并邀请肖先生再到青岛,重新感受“好客山东”。此前的国庆期间,肖先生在青岛遭遇“天价虾”,点菜时38元一份的虾,结账时被告知38元一只。
(据《成都商报》)
青岛“天价虾”事件中,涉事烧烤店被处理,当事老板被罚款9万元,当地旅游部门已经公开道歉。按说,事情也算是已经过去了,但就事件对当事人肖先生以及青岛形象等的影响而言,显然还远远没有结束。
青岛企业家“青岛滩”专程给肖先生送去5万元慰问奖励,这对安抚肖先生、挽回青岛的良好旅游形象等,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至少,“青岛滩”的行为告诉我们:青岛是好客的,山东是好客的,并不是所有青岛企业、所有山东人都会像涉事烧烤店和其老板一样欺客、宰客。
但反过来说,相比“天价虾”事件的“杀伤力”,5万元慰问奖的作用又明显是有限的。一者,对肖先生来说,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心理的影响下,其明显很难再坦然去青岛旅游。即便再去,心情恐怕已经大有不同。
二者,受“天价虾”事件影响的明显已经不止肖先生一人。当然,并非所有人都会拒绝去青岛旅游,但去不去青岛确实已经是每一个人在选择时的一大考量。有人可能因为“天价虾”事件而放弃到青岛旅游。换言之,青岛的地方形象已经在“天价虾”事件中受损,企业家为肖先生发5万元慰问奖,其挽回地方形象的作用有限。
作为一种事后补救,5万元慰问奖确实有其存在的必要。“天价虾”事件和5万元慰问奖,都共同提醒与启示青岛以及国内其他地方:与其发慰问奖,采取事后补救措施,何不事前守法经营,从严管理与防范,堵死“天价虾”事件发生的可能?换言之,亡羊补牢固然是必要的,但如果“亡羊”之前就能够把“羊圈”补了,我们又何乐而不为,非要等到“羊”被“狼”吃了之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