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关注“老漂族”就是关注我们的将来
“滴滴医生”
5万元慰问奖能否换来回头客
困难重重
第三方调处:医患纠纷的“焦作解法”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0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滴滴医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0月18日,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4个城市,用户可通过“滴滴出行”App端呼叫“滴滴医生”,距离最近的“滴滴医生”将第一时间上门问诊。据统计,两天内4个城市共计2000多人次呼叫医生,最终提供上门问诊服务的有40多单。有专家认为该新型诊疗模式盘活了现有医疗资源,可避免“排队3分钟看病3分钟”的困局,有专家担心在医生抽出时间上门服务后,原本就稀缺的医疗资源会变得更加紧张,也有人希望相应的规范、标准尽快出台,让患者更放心使用“滴滴医生”。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江苏日月江南:“滴滴医生”的就医方式,对于一些老年病人和行动不方便的病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也是医疗部门实施分层次服务、盘活医疗资源的好方式,值得推广。

  @定要平安归来:一个新规出来后,效果究竟如何,得靠实例来说话,而且得是多例。这就像“小马过河”,光听一方说是不够的。

  @悠然阿朵:“滴滴医生”优化了服务,却增加了服务成本,能带小药箱快速问诊,却不一定能用适当药物和先进设备及时医治。医疗资源原本稀缺,“滴滴医生”虽然能解一些燃眉之急,但只是小范围适用,不适合大范围推广。

  @胜平王大头:人们苛责“滴滴医生”,是因为对它寄予了不该有的厚望,诸如“‘滴滴医生’真的能解决中国‘看病难’吗”之类的质疑,这未免有些荒唐。“滴滴医生”不能也无须肩负如此沉重的使命,它能满足一部分特殊群体的个性化医疗需求,提供一种更加方便的服务方式,能抛砖引玉倒逼传统医疗经营模式启动改革,本身就已功莫大焉。

  @秋泉12: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滴滴医生”的就医方式,只会叫好不叫座。要知道,医院本就人满为患,再抽出一些人手上门私诊,自会加重其他在岗医生、护士的工作量。这样,不仅不利于就医质量,也会让得不到私诊机会的病人有更多怨言与不满。

  @北宁老头儿:不支持!网站不是专门的医疗单位,没有审核医生专业资质的能力。所以,与其让医生个人上门服务,不如多建立社区医院和社区医疗服务站,尽量辐射附近多个小区,为需要救治的患者提供便利服务,而且要用政策鼓励大医院的医生下基层服务,除了帮病人减少病痛外,也能帮带社区医生通过共同会诊提高业务水平。

  @平凡一老兵:患者病情紧急时呼叫“滴滴医生”可以免去到医院就诊的排队之苦,既快捷、又方便,虽然多花点钱,但是心情舒畅,能免去许多麻烦。开启这项服务完全是为了方便群众,使服务方式多样化。

  @z531312762:“滴滴医生”盘活了医疗资源,在病人与医生之间搭起了信息的桥梁,缓解了医患供求矛盾,践行了“为人民服务”和“救死扶伤”的理念,挺好的。

  【下期话题】

  丽江古城“禁噪”

  丽江古城“禁噪”,白天禁放音乐。日前,丽江出台新规:①古城白天禁播音乐,晚上酒吧一条街音乐23时30分关停,其他酒店23时;②室外噪音55分贝以下,违规者停业整顿7天并罚款;③淘碟店禁止播放音乐,可用耳机让客人体验;④餐吧、书吧等18时至23时可放轻音乐,但不准有任何形式演艺或弹唱节目。搞好景区建设,不等“摘牌后而痛哭流涕”,是每个景区都应思考的问题。对丽江的做法,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