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尽孝是没有动机的
丽江古城“禁噪”
对“策划新闻”必须零容忍
“活体树雕”
修武县国土资源局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
2015年焦作市干线公路安保工程施工及监理招标公告
公 告
优质办公用房招租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0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丽江古城“禁噪”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丽江古城“禁噪”,白天禁放音乐。日前,丽江出台新规:①古城白天禁播音乐,晚上酒吧一条街音乐23时30分关停,其他酒店23时;②室外噪声55分贝以下,违规者停业整顿7天并罚款;③淘碟店禁止播放音乐,可用耳机让客人体验;④餐吧、书吧等18时至23时可放轻音乐,但不准有任何形式演艺或弹唱节目。搞好景区建设,不等“摘牌后而痛哭流涕”,是每个景区都应思考的问题。对丽江的做法,你怎么看?

  【观点1+1】

  @文静1078:能自省就是好样的,我给丽江景区点个赞!美丽风景,能吸引更多游客,那是一种荣耀。但是,景区要戒骄戒躁,不要自毁品牌,只有景区做好管理工作,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景区进行整改,也是对自己负责,而游人也要文明出游,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和谐景区。

  @秋泉12:商家一般都用大喇叭放音乐,刺耳的噪声很烦人。丽江古城颁布“禁噪令”很及时,让人拍手叫好。古城,就需要有一个清幽雅致的环境,游客到景区游玩就是要领略古城的古朴风貌。对于“禁噪令”,商家不仅要理解,更应该全力支持!

  @江苏日月江南:如果让景区变成农贸市场,闹哄哄、乱糟糟,肯定不利于景区的持续发展,必将使景区的魅力大打折扣。我为丽江的“禁噪令”点赞。

  @菏泽新志:亡羊补牢虽然晚了些,但毕竟是一种积极的修正态度,希望丽江由此开始深入反思,莫使整改措施走过场。

  @苏洛书8023:说起丽江古城,我想起了一部电影里的美景:丽江古城是一个浪漫且极具韵味的古城,充满“中国风”。现在,丽江充满商业气息,让人很伤感。“禁噪”,从表面上看似乎能解决当地的噪声问题,但实际上还要从当地居民做起,从游客自身做起,用点滴行动保持古城的韵味。

  @舒孟华同学:景区有被“摘牌子”的危机意识很重要,丽江能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立即采取行动,值得各大景区学习。其实,各大景区都要注意,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不要影响本地人的正常生活。

  @深海林森:此举看似有些矫枉过正,但总体效果是好的。噪声令人烦,在一定时间段限制包括音乐在内的达到一定分贝的声音,可还古城一片安宁、幽静,让人们用心去体会景区的美。

  @kellykeron:如今不少景区充满商业气息,到处都是噪声,让游客心生厌恶,也令景区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所以,我们必须正视问题,纠正问题。丽江能够迈出“禁噪”这一步,就是尊重自然和游客的做法,值得肯定!接下来,公众就看丽江如何将禁令执行下去了。

  【下期话题】

  当读者遇到“标题党”

  近日,一篇名为《标题党党首——聊聊网易新闻的标题》的帖子引起了网友的强烈关注,帖子中列举了大量网易与《人民日报》、新华社就同一事件公开刊登的报道,其标题却南辕北辙的问题。10月16日,北京网信办组织新浪、网易等多家网络媒体召开了“网络新闻报道标题规范及要求”评议会,明确了网络新闻报道中新闻标题的使用规范和要求。对于“标题乱象”,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