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中国·世界丨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央纪委通报5起 落实“两个责任”不力被追责典型案件
要闻简报
人社部: 正研究制订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
我市多举措推进中心城区中小学建设
图片新闻
不再任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官职” 85岁袁隆平科研不“卸任”
继出口直放后又实施进口直通
圆梦“国家队” 崛起科技城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10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圆梦“国家队” 崛起科技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上接一版①)可谓“以亩产论英雄”中的佼佼者。

  科技创新券、“亩产论英雄”仅仅是示范区在创建国家高新区中从改革到改变、深化开放式体制机制的一个缩影。

  为追赶“国家队”,示范区大力实施科技强区战略,制订实施了《科技强区行动方案》,实施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工程、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工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科技创新惠民工程等五大工程,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引进建设高科技项目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市政府还将该方案上升到市级层面,以市政府文件予以印发,对该区科技强区工作给予更大支持。

  同时,完善创新支持政策。按照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亩均产出效益的总体要求,示范区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科技型企业招商引资的若干优惠政策》《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焦作高新区科技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每年拿出5000万元财政资金,加大对创新主体、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和奖励力度,基本形成以财政科技资金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筹资相结合的科技投入体系。去年,区财政科技经费支出达6870万元,给予企业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成果奖励261余万元,全区社会科研经费累计投入达1.2亿元。目前,示范区正在积极探索共建金融银行等新型科技投融资机制,进一步破解科技投入资金难题,助推科技型企业发展。

  示范区在积极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积极参与全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目前,焦作高新区内的企业有5家位居全市亩均效益十强,6家位居全市科技含量十强,21家被列入全市科技含量百强企业,获得创新券扶持800万元,贷款贴息283万元;12家位居全市“专精特新”30新企业。

  打造高端化平台园区,从粗放到精细

  今年5月27日,位于示范区核心区焦作高新区、总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的焦作科技大市场开业。该市场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重要载体,目前汇集了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多家科技资源。

  焦作科技大市场是市委、市政府支持创建国家高新区的具体行动,是打造高端化科技平台的重要举措。同时,由平台向园区发展,示范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从粗放到精细,谋划建设了“一城一基地、两心两园区”六大创新平台(科技总部新城、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创业服务中心、中小企业孵化中心、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六大创新平台去年作为示范区6项重点工作的第二项强力推进,今年更是作为12项工程中细化的4项工程全力提升。六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了焦作高新区成为科技新城的步伐。

  “一城”为焦作科技总部新城,主要引进高端产业、高端企业入驻,打造精品产业集聚中心。“一基地”为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两心”为创业服务中心、中小企业孵化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光机电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河南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创业服务中心已成功孵化宏程陶瓷材料等30余家高科技企业。中小企业孵化中心投资25亿元,主要建设标准化厂房、办公楼、研发中心、商住楼及高级员工住宅、商务酒店、员工俱乐部和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等公用建筑,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服务。“两园区”是指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新材料科技产业园。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项目依托河南理工大学的优势学科,打造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化基地。目前,中国工程院刘先林院士研发的航空遥感测绘项目、中国工程院张铁岗院士领军的瓦斯地质与瓦斯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都已签订了入驻协议。

  利用平台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焦作高新区的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一是建设产业技术联盟。依托河南理工大学在矿山机械方面的科研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结合中国兵装大江重工(焦作)有限公司的重工产业发展优势,建立了全市“高端矿山机械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二是与高水平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快速进入行业技术创新领先水平。如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建设先进陶瓷基地,培育、吸引了一批从事粉体研发、装备制造、成品加工的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三是充分利用区内科教资源,与河南理工大学开展多领域合作。中国兵装大江重工(焦作)有限公司与河南理工大学合作开发“三机一架”,促使大江重工成为我国西部煤矿综采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标准制定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焦作科瑞森机械制造公司与河南理工大学合作开发的带式输送机滚筒优化算法及参数化CAD系统项目,通过了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成果鉴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已实现了产业化生产。目前,该公司共申请国家专利20项,已有15项得到认定。四是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区内的焦作市迈科冶金机械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已经和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形成合作与互动,涉及新产品百余个、新技术70多项、专利技术近50项。目前,区内拥有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室3个,省级创新型企业7家,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48个,主持和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有21家。

  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从制造到智造

  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从制造向智造转型是创建国家高新区的核心内涵。焦作高新区在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下,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了转型提升。

  先进装备制造业领先全国。焦作高新区是科技部“国家火炬计划”焦作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的核心区,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区内有中轴集团、瑞庆发动机等一大批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在轿车凸轮轴、发动机制造等汽车零部件领域占有领先地位。工程机械方面,拥有厦工北方生产基地、厦工配套产业园。矿山机械方面,集中了大江重工、科瑞森、迈科冶金等一大批企业。大江重工是我国中西部煤矿综采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标准制定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科瑞森致力于物料连续输送领域的高端发展,居全国同行业第二。

  新材料产业走向世界。焦作高新区的先进陶瓷材料、烫印材料、超硬材料和铝基复合材料在细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宏程科技开发的高纯易烧结氧化铝粉体纯度达到99.8%以上,各项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同等水平。焦作晶泰科技开发的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卓立股份在世界烫印材料行业位居第三。焦作美晶掌握了人工合成优质宝石级金刚石单晶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了批量生产,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善水芯光微孔材料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电子信息产业方兴未艾。中国兵器集团与示范区合作在焦作高新区内建设光电产业园,重点建设6个产业化生产中心、2个技术中心和1个试验中心。光源电力LED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自主研发的蓝宝石晶体生长工艺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北斗智能物联网项目涵盖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和物联网产业。北京嵩阳科技触摸屏柔性导电膜项目、深圳飞鸿高科OGS电容式触摸屏项目以及中科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和民用运营中心项目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的引进和落地,使焦作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壮大。

  焦作高新区在推动主导产业发展中,也在推动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化。示范区紧紧抓住菜鸟科技落户河南,布局中国智能骨干网项目的大好机遇,引进了一批云计算、电子商务基地、互联网金融等项目。投资5亿元浪潮云计算中心项目,以建设焦作市云计算中心为基础,发展焦作市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中国网库“焦作电商谷”项目,累计实现网上交易额达到100亿元以上,实现税收1000万元;银客网“互联网金融平台总部基地”项目,计划在3年内为高新区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需求20亿元以上。还有投资5亿元的高端电子物流国药集散母港项目、投资12亿元的怀庆府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投资1.2亿元的悦琅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今年的智谷·焦作园区建设专项行动,将使示范区内企业实现线上交易200亿元、吸纳就业5000人的目标。

  焦作高新区的“互联网+传统产业”专项行动,加快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到今年年底,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将实现门户网站应用率100%,OA、ERP应用率65%,电子商务应用率60%。智造正在广泛发展。

  同时,示范区大力推进科技招商。围绕高新区主导产业,引进落地的项目有河南宝信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北京嵩阳科技触摸屏柔性导电膜项目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出台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实施方案》,设立了5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基金,帮助区内企业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该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家,占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28%。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焦作高新区将以进军“国家队”为新动力,按照国务院对高新区提出的新要求,致力创新驱动,以更新、更强、更实、更开放的姿态,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当好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的排头兵、领头雁。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