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玲
见习记者 郭嘉莉
“当你禁不住诱惑,把手伸向不该伸的地方时;当你不以为然,一步步迈向犯罪的泥潭时,请一定计算一下违法犯罪的成本,吸取故事中‘小武’的惨痛教训,珍惜家庭、前途和生命。时间不能倒流,人生没有如果,请善待自己和家人!”10月22日下午,在新落成的沁阳市检察院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报告厅,沁阳市检察院法制宣讲队成员杨晓燕以《没有如果》为题为400名中学生上了一堂不同寻常的法制教育和人生感悟课,帮助青少年懂法、守法、用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近年来,该院检察官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增多,且呈低龄化趋势,家长痛心疾首,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经过走访调查,工作人员发现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主要由不学法、不懂法造成的。
如何做好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沁阳市检察院着眼全国一流标准,高起点、高定位,依托沁阳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倾力打造我市唯一一个具有现代青少年教育特色的法制教育基地。
每周四下午,该检察院都会派工作在一线且经验丰富的检察官,对接受素质教育的学生作法制报告,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与他们交流思想,沟通互动,从而引导青少年明法、守法、用法。“听完真实的法制故事后,我很震撼,明白了守法是做人的底线。”学生任梦强说。
据了解,每个学期,沁阳市的初中生都会到该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素质教育轮训。轮训中,法制教育基地的工作人员特别开设了两节普法教育课,让他们在参观法制基地的同时,尽情分享心得体会,深入领会课程内容。
未成年犯罪预防现代化展厅分两部分:“青春沦陷”厅,通过9种青少年易犯之罪的名词解释、案例展示、警示教育、模拟监狱等形式,向学生展示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提醒他们不要走上犯罪的道路;“青春防护”厅,通过9类青少年易被侵害的犯罪行为描述、案例展示、传授防护技巧等形式,告诫学生如何保护自己。
“在这里,我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明确了行为底线,经受了法制教育的洗礼,受益匪浅。”学生李静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