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基层工作要做好,四项制度是法宝,党群干群齐努力,新型社区更美丽……”近日,在解放区焦南街道平光社区的小游园内,社区文艺爱好者表演的以“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为内容的快板书吸引了众多居民观看。居民自编自演的以“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文艺节目表演活动每周都会在该区各社区巡回演出,受到群众欢迎。这是解放区大力宣传推进“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的一个缩影。
解放区被河南省委确定为“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示范点以来,解放区委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认真实践,扎实推进“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实现了决策分析民主化、社会管理精细化、党群服务细致化、工作流程公开化和考核评价科学化的目标。
“大家再讨论讨论看还有没有意见,要是没有,咱们明天就与燃气公司协商施工的事。”在焦南街道朝阳路社区起重厂家属院议事会上,议事会主任刘绍全日前召集居民代表商量该楼院安装燃气的事,最后大家一致表决,通过实施方案。自美丽楼院创建开始以来,该区积极推行“三上三下”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各街道按照社区“一征三议两公开”流程和“三上三下”的楼院协商议事制度,把居民意见搜集上来、把工作方案公布下去;把方案建议搜集上来、把进展情况公布下去;同时把反馈意见搜集上来、把整改结果公布下去,实现了居民的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截至目前,该区共解决楼院封闭、下水道改建、车棚修建等9类4700余个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该区以党员群众需求为生命线,坚持在整合服务资源上做“加法”,在规范服务程序上做“减法”,真正做到为党员群众服务“零距离”,让居民享受到更加便捷、丰富、均衡的社区服务。该区在整合服务资源上做“加法”,通过开展“五包五联五服务”活动,全区39名县级干部带领52个区直部门直接分包服务到楼院,通过结对帮扶、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发放“党员连心卡”等形式,广泛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今年年初以来,共结成“党员+党员”“党员+困难群众”“党员+项目单位”等形式的对子3500个,共解决企业、项目、民生以及安全等问题387项。该区在规范服务程序上做“减法”,通过搭建四级服务平台,拉近服务距离。该区在规范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将服务网点延伸到网格、楼院,建立楼院惠民点,初步形成区、街、社区、楼院四级便民服务体系,同时组织开展信息化服务,减少针对低保、优抚和残疾人办事的繁杂程序,优化社区公共服务项目。
该区以打造和谐解放为目标,织密立体工作网,建立“三级平台、四级管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体系,强力推进“三治三化”,即依法治理、多元治理、源头治理和专业化、制度化、信息化,积极探索具有解放特色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新路子。该区通过加强专业化工作队伍建设管理,规范工作运行制度化,创新人民调解手段,完善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多元融合联调模式,培育扶持了“张文远工作室”“马大姐热线”“枫华调解队”等特色民间调解组织,真正做到“身边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矛盾纠纷不上交”。该区还强力推进工作手段信息化,以网格化管理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和社区E通系统为依托,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搭建解放区群众诉求与社会矛盾化解服务管理系统平台,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
为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该区全面推行“五查五促”,即以查促教、以查促醒、以查促责、以查促转、以查促建,促进作风转变。该区建立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查机制,建立《首问责任制》《一口受理》等制度27项,整合简化办事流程5项,通过厘清岗位责任清单、制订街道约谈目录、明确社区党委主体责任清单、建立约谈事项督办机制,进行廉政约谈、提醒约谈、诫勉约谈、问责约谈,增强基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主动性。该区开展“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以来,优化基层组织结构,畅通民意诉求通道,强化为民服务措施,转变工作作风,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促进了社会和谐。 (杨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