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近日,位于示范区核心区的焦作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这是继焦作高新区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之后示范区获得的又一殊荣。无论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还是国家高新区,其中一个重要的关键字是“新”。“新”贵在新型工业化之路,示范区通过集聚、集约、集优驱动焦作高新区产业发生新变化,这也是焦作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的重要砝码。
集聚“新速度”,串珠成链产生核变效应
焦作矿山装备制造业因煤而兴,为培育壮大装备制造产业招大引强,焦作高新区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发展。2012年经过8个月的建设,总投资25亿元的奇瑞汽车焦作发动机生产基地一期工程顺利完工,第一台发动机在焦作高新区这片热土上下线,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并创下汽车发动机建设史上的最快纪录。2013年,总投资23亿元的中国兵装大江重工项目经过10个月的奋战,目前具备了生产能力。
此外,总投资11亿元的华晶金刚石一期工程于2013年11月投产,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总投资25亿元的大中原精品产业新城目前已入驻高新技术企业13家;总投资10亿元的光源电力实现当年建设当年具备投产条件。今年年初以来,在重大项目的引领下,焦作高新区上百个在建项目有序推进。焦作高新区今年新引进重大项目73个,总投资82.67亿元。
招大引强壮大了矿山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条更加完整清晰。目前,焦作高新区形成了包括矿山采掘设备、矿山提升运输设备、矿山安全设备、矿山机电通风设备、矿物加工冶炼设备五大产业链条,涵盖了产品研发设计、配套件制造、整机制造、安装服务、售后保障等方面。
以矿山装备制造为主,焦作高新区装备制造业“百花争艳”,一大批高端装备制造产品逐渐占领国内外市场。中国兵装大江重工生产的高端液压支架,市场占有率8%;科瑞森生产的系列带式输送机,国内市场占有率10%,居全国物料输送行业第二位;三岛输送机械生产的新型高效节能免加工止口长寿命托辊,品质居全国首位;中轴集团生产的重卡用大功率凸轮轴,国内市场占有率65%;厦工机械焦作基地生产的挖掘机,我国北方市场占有率9%;迈科冶金生产的带式烧结机成套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20%,同时出口印尼、巴西等国家;伟彤科技生产的煤矿液压支架结构件和液压缸,国内市场占有率8%;明株自动化生产的矿井提升机电控装置和四象限高压防爆变频器,在国内品种最全、规模最大、技术水平领先、市场占有率最高。目前,焦作高新区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已达到42家。
集约“新高度”,板块隆起挺起经济脊梁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焦作高新区坚持土地集约利用,高标准编制了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功能分区、产城融合、水系景观、综合布局进行了科学规划。
在焦作高新区,集约发展的样板区——专业园区熠熠生辉。厦工机械焦作产业园延伸上游产业链条,加快推进配套园区建设,已经成为厦工工程机械的北方生产基地。中国兵装大江重工矿山装备产业园总投资23亿元,年产6000套中高端液压支架,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中国兵器焦作光电产业园总投资20.3亿元,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奇瑞发动机产业园总投资25亿元,重点建设年产61万台发动机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7亿元、利税8亿元。中轴东风矿机零部件及通用机械产业园重点发展凸轮轴、精密锻件、专用车及重型装备产品。华晶超硬材料产业园总投资11亿元,年产百万克拉大单晶金刚石,将建成中原地区最大的超硬材料产业园,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08亿元、利税4.32亿元。
与园区齐头并进的是亮丽的三大配套功能区。目前,沿迎宾路、沙河两岸、新河两岸的中心商务功能区集中了焦作迎宾馆、三维城市综合体、悦琅文化科技创意园等重点服务业项目。以迎宾路、世纪路为中心辐射半径1公里左右的科技创新孵化区以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大学、焦作师专、焦作职教园区等为支撑,以焦作高新区创业中心(国家级孵化器)为基础,重点建设焦作科技总部新城、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和大中原精品科技新城等一批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商贸物流服务区以厦门海翼物流有限公司为主,与新引进的河南怀川物流有限公司投资的怀川物流园项目一起,正在形成功能齐全、辐射能力强的大型综合商贸物流园区。
打造集约发展的样板区,使焦作高新区实现了产业布局一体化——突出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进道路、生态公园和供电、供热、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形成物流、人流、信息流快捷通道;城乡建设一体化——加快推进包括中心城区、中心城镇、新型社区在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商业网点、学校、医院等布局。
集优“新力度”,自主创新增强内生动力
创新是不竭的内生动力。焦作高新区组织编制了《科技强区三年行动方案》,并经市政府批准实施,上升为全市战略。目前,焦作高新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占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28%。区内有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室3个,省级创新型企业7家,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48个,主持和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的企业有21家。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大江重工、科瑞森、三岛输送、长海机械、河南宇建、明珠自动化等一批创新型企业对我市乃至河南省的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日益明显。中国兵装大江重工在我省建设先进、精益、节能、环保的国内一流的成套化煤机生产基地,并在国内首家利用激光熔覆技术生产高端液压支架。三岛机械的新型高效节能免加工止口长寿命托辊产品享誉国际市场。长海机械与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合作研发的ZRJ25-500/200型煤矿用架柱式乳化液钻机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宇建矿业的主导产品球形锚索锚具、高端大口径油缸制造技术及装备等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加快建设“一城一基地、两心两园区”六大创新平台,是焦作高新区发挥政府集优作用的创新之举。焦作高新区围绕传统优势产业的提升跨越和新兴产业的引进培育,以提高全区创新能力为主线,着力推动焦作科技总部新城、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创业服务中心、中小企业孵化中心、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新材料科技产业园的“一城一基地、两心两园区”建设,引导市场、技术、资金、人才、服务等各种优势资源的集聚。
加快技术、资本、人才、质检等支撑平台建设,让集优发展常态化。焦作高新区建立完善了高端煤矿装备创新设计理论及应用、高端煤矿装备先进制造技术、煤矿装备自动控制与智能化技术、煤矿安全防护高端装备技术、高端煤矿装备先进材料技术、煤矿节能减排技术及装备6个技术支撑平台,设立了投融资服务体系扶持专项资金,依托河南省应急管理技术中心培训基地、河南省创新方法培训基地、河南理工大学等进行人才培养,建设集检测、科研、仲裁和标准制定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质量监测机构。
同时,焦作高新区在“两化”融合和节能减排上发挥集优发展的新优势,积极推进企业建设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技术支撑体系,涌现出科瑞森、迈科、伟彤、厦工、明株、中轴、瑞庆等一批示范作用明显、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优秀企业。焦作高新区连续3年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节能目标。去年,集聚区单位产值能耗为0.75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6.38立方米/万元,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三废”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达标率均达100%,各项指标均处于领先地位。
一个有底蕴的城市才有后劲,一个有高度的地方才有未来。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的焦作高新区,正用高度彰显速度,用实干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