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产经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创新路上追梦人
让成本跑赢市场
图片新闻
武陟县产业集聚区多策稳增长
图片新闻
创新路上不止步
确保设备零缺陷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路上不止步

作者:本报记者 赵晓晓 见习记者 翟倩倩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1月2日,看到第一批最后一支新产品“坐”着叉车从机加工车间“走出”,市东星炭电极有限公司的很多技术人员激动不已。

  这批高石墨质炭电极新产品一共8支,直径达1272mm,比之前最粗的直径1146mm的产品更“胖”了一些。可别小看这“胖”出来的126mm,这是该公司10多名研发人员1年多的辛苦结晶,填补了省内空白。

  在排列整齐的产品前,该公司技术部部长张红军十分自豪地告诉记者:“高石墨质电极是一种介于炭电极与石墨电极之间的新型产品。与炭电极相比,它具有导电性能好、断极率低、节能、环保等优点;与石墨电极相比,它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流程短、成本低等优点。从炭电极到半石墨质电极、再到高石墨质电极,我们已经实现了三级跳。而我们研制开发的超大规格高石墨质电极,国内也鲜有产业化、规模化的生产。这项技术不仅为矿热炉用户带来直接经济利益,而且也将为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这个仅有190人的小企业究竟有什么魅力,创得2项行业标准、11项国家专利?这就是该公司长期重视创新的成果。

  其实,成立于2006年的该公司,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科技创新的道路。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该公司投资600万元采用中德技术研发出了国内唯一的大型卧式振动成型机,生产出了直径650mm、780mm的较大尺寸的炭电极,当时不仅在行业内引起震动,而且引起了国家冶金部的关注。

  2010年,冶金部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决定让该公司作为第一起草人,制定国家炭电极行业标准,可是13万元的经费让该公司主动放弃了第一起草单位,仅以标准起草单位参与起草。但标准的威力迸发后,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订单飞向第一起草单位,该公司后悔不已,才明白科技创新、行业标准是抢占市场的先机。2012年,该公司再次用实力主持制定了国家高石墨质炭电极行业标准。这不仅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还让该公司在国内同行业中的排名跃至第二位。

  见识创新力量、尝到创新甜头的该公司,更加重视创新环境、科研平台的建设。该公司投资数百万元建立炭素质量检测中心和中试基地,使该公司在炭电极行业化验、实验及检测的规范标准方面实现了与国际接轨,2009年被认定为焦作市超大规格炭石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又被认定为河南省炭石墨电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加强与湖南大学、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合作,产学研一条龙保障了该公司技术研发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创新是企业的活力之源,也是企业的财富源泉。记者在该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先进的自动化配料系统和大型卧式振动成型机、环式节能焙烧炉正在电脑控制下作业,直径1000mm以上的高石墨质电极成品整齐地堆放在厂区,即将运往全国各地。截至9月底,该公司已经实现销售收入近9000万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