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 阳 城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秋之祭语
母亲坐在阳台上
设 障
生命通道
“礼让行人”入法更要入心
追忆父亲
强制社会劳动彰显刑罚之本心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生命通道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日前,南京玄武湖隧道中段发生车祸,一辆摩托车与轿车追尾,摩托车车主重伤。当时正值交通晚高峰,隧道内堵成了“一锅粥”。令人感动的是,当救护车赶到时,约200名车主纷纷避让,在两条车道间让出了一条生命通道。拍下视频并传到网上的急救医生陈全忠感慨道,中国人在避让救护车这一点上做得并不比德国人差,南京市民的素质很高。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阿七若丹:避让救护车虽是理所应当之事,但由于国内生命通道常不畅通,南京车主们的行为自然会让人感动,希望能以此为契机,把维护生命通道、尊重生命作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平凡一老兵: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只有大家都紧急避让,伤员才能得到及时救护。这个道理人人皆知,可是至今仍然有人在高速公路上无故占用应急车道,人为设置路障,延误抢救时间。南京人为大家树立了榜样,这就是人间的爱。

  @z531312762: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让出生命通道,救人于危难之中,其实没有多么复杂,留出生命通道,就让伤者多了一份希望。

  @唉妮儿:很高兴看到了社会车辆为救护车让道的现象,这是个人素质的体现,希望这样暖心的事不要成为个案,应该成为常态。

  @曲微丹:车主们纷纷避让救护车,是自觉的、自发的、本能的,这种大范围避让出的是生命通道,是社会的正能量,更是不曾泯灭的良知与人性。

  @kellykeron:每个人都是道路的参与者,都有可能成为等待救援的对象。所以,让出生命通道,不仅仅是为别人,更是为自己,只有做到“我为人人”,才能实现“人人为我”,才能在有需要的时候,得到最及时的帮助。

  @思念在天堂:一条生命的通道承载了200多名车主对生命的敬畏及内心深处的善意。我们感动的同时,更要让正能量传递下去,让美好的人性在阳光下尽情地绽放。

  @老吕飞刀:之前媒体多有报道机动车占用应急车道的事情,司机的素质为人诟病,但对于国人的素质问题,我们不能一叶障目,有好也有差。但我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人的素质也在逐年提高。

  @滁人也:生命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200多名车主主动让出生命通道,这反映了人们的素质在不断提升。其实,我们的社会不缺正能量,而弘扬各种正能量,也能使之不断增强。就像这些主动避让救护车的车主,他们在让出通道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记下了文明出行、生命至上的厚重一笔。

  【下期话题】

  “狼爸”教育or虐待孩子

  前不久,山阳区东方红街道文化巷社区居民陈女士发现,小区里的6岁男孩俊俊(化名)经常穿着短袖、短裤在小区里跑步,还常被爸爸打。几名邻居都认为俊俊的爸爸刘先生在虐待儿子,而刘先生则认为这是“狼爸”的教育方式,并且试了一段时间后,孩子确实比以前听话多了。(据《焦作晚报》)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