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中医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做患者信任的好医生
名中医与您有约
中医药编码系列国家标准将于12月1日起实施
什么是中医刺血疗法
辨清虚实治肺胀
活用经方治胃瘫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辨清虚实治肺胀
——访市中医院内四科主任张春雷
作者:本报记者 孙阎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随着天气的逐渐变冷,一些慢性病又到了发病高峰期,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肺胀,西医称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肺气肿。昨日,记者来到市中医院内四科,希望能了解一下中医在治疗肺胀方面存在哪些优势。

  在诊室里,该科主任张春雷听完记者的来意后,指着身边的一位患者说:“这位老人患的就是肺胀。”记者随之看去,只见这位老人面色微红,呼吸短促,不时地咳嗽两声,还不断地用手摩挲着前胸。旁边的一位年轻人对张春雷说:“我父亲这是老毛病了,也没少打针输液,可就是不见好。张主任,你说这到底是咋回事?”

  张春雷接着说:“其实,肺胀的病名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了,汉代著名医书《金匮要略》中也认为本病与痰饮有关,开始应用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等方药进行辨证论治。而隋代的《诸病源候论·咳逆短气候》一书中所记载的肺胀发病机理则更加全面,认为这种病是‘肺虚为微寒所伤则咳嗽,嗽则气还于肺间则肺胀,肺胀则气逆,而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壅否不能宣畅,故咳逆短乏气也’。可以说,在隋代,人们对该病病机的认识已经很深刻了。再后来,中医对该病的认识不断有所充实和发展。如清代的《张氏医通·肺痿》一书中指出‘盖肺胀实证居多’;《证治汇补·咳嗽》则认为‘肺胀有气散而胀者宜补肺,气逆而胀者宜降气,当参虚实而施治’,意思是肺胀应当分虚实再进行辨证论治。”

  简要介绍了中医对肺胀的认识后,张春雷对记者说:“你可能已经发现,喘、咳、痰、胀,也就是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胀闷如塞等,都是肺胀的症候特征。另外,如果患病太久,患者还会出现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当,受到风寒外邪,患者甚至还会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所以,肺胀这种由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后期转化而成的疾病,在治疗时辨清虚实是关键。”

  “肺胀的本质是标实本虚,医生应分清标本主次,虚实轻重。一般受到风寒外邪发作时,偏于标实,平时偏于本虚。标实为痰浊、瘀血,早期以痰浊为主,逐渐发展成痰瘀并重,还会出现气滞、水饮错杂等情况。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还会出现痰瘀壅盛、正气虚衰,本虚与标实并重。其次,肺胀要辨清脏腑阴阳,早期以气虚或气阴两虚为主,病位在肺、脾、肾,后期气虚及阳,以肺、肾、心为主或阴阳两虚。辨清虚实后,医生就能分别根据疾病的性质,或祛邪宣肺,或降气化痰,或温阳利水,或活血化瘀,或开窍、熄风、止血等。”随后,张春雷翻开几个病例对记者说,“你看,这个患者属风寒内饮型,主要症状是咳逆喘满、不能躺卧,气短气急、咯痰白稀并呈泡沫状、胸部膨满、恶寒、周身酸楚、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滑、脉浮紧,我们就采用小青龙汤予以温肺散寒、降逆涤痰,效果还不错。这位患者为痰热郁肺型,主要症状是咳逆喘息、气粗、痰黄或白且黏稠难咯、胸满烦躁、目胀睛突,有时还发热汗出、口渴欲饮、舌质暗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我们就采用越婢加半夏汤予以清肺泄热、降逆平喘。另外,像这种痰瘀阻肺型,我们就采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桂枝茯苓丸,给予涤痰祛瘀、泻肺平喘;像这种痰蒙神窍型,我们就采用涤痰汤合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给予涤痰开窍。另外,还有肺肾气虚型、阳虚水泛型,我们根据辨证虚实,用不同的汤药予以治疗,都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最后,张春雷告诉记者,现在,他们也采用中药制剂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使患者的气道分泌物特别是微痰栓得以排除,缓解气道的痉挛状况,效果也十分明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