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血拼还需擦亮眼 警惕“双11”的那些假象
要闻简报
9月底以来全国有 15个省区市的猪肉价格降幅超5%
行进在高科技诊疗肝病前沿
央行首次允许汇市 开展人民币对瑞士法郎直接交易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行进在高科技诊疗肝病前沿
——走进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针对乙肝病毒耐药所开展的基因测序检测。
  针对肝病重症患者采用“人工肝”技术治疗。
  韩志启(前)带领科室人员查房时对肝病患者进行检查。
  为肝病患者进行弹性B超检查。
 
   

  本报记者 朱传胜 文/图

  众所周知,肝病治疗由于其传染性强、治疗难度大、易复发等特性成为医学难题。对不少人来说,肝病可怕,还在于它有可能沿着“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恶化性病程发展,也就是俗称的肝病死亡三部曲。

  面对这样的难题,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科不断向国内、国际最前沿的技术水平看齐,积极把新技术、新业务应用到临床上,努力造福患者,让广大肝病患者能够看到康复的希望。

  基因测序技术,让乙肝治疗不再盲目

  许先生患乙肝已经多年,一年前病情开始加重,用了很多药,但病情总是得不到控制。后来,有个朋友建议他到市第三人民医院找感染一科主任韩志启就诊。韩志启接诊后对其进行检查,怀疑许先生出现病毒耐药,于是建议他作个基因测序检测。

  两年前,该院在全市首家引进了焦磷酸基因测序仪,在全省首家开展焦磷酸基因测序检测技术。此项技术能够帮助患者找到有效的抗病毒药,以此制订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从而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据韩志启介绍,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乙肝的药物主要为核苷(酸)类药物,这些药物能够迅速抑制病毒复制,较好地控制或延缓慢性乙肝进展为肝硬化、肝癌。但是疗程普遍较长,且停药后易复发,还可能在药物的选择压力下促使病毒变异而产生耐药。除药物诱发耐药外,乙肝病毒的耐药变异在自然状况下也存在。发生变异后,病毒基因的部分区域就会发生改变,造成病毒对某些药物不敏感从而产生耐药。出现病毒耐药后,原本有效的药物就会失去疗效或者疗效大大下降,造成病情进一步加剧,同时患者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另外,在出现病毒耐药后,患者常需要更换治疗药物或加用其他药物进行挽救治疗,从而使得多药耐药、交叉耐药等情况频频出现,进一步加剧病情的严重性。因此,病毒耐药成为乙肝治疗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而基因测序技术为乙肝耐药检测提供了可能,填补了乙肝耐药诊疗的一大空白。

  随后,在韩志启建议下,许先生进行了乙肝病毒的基因测序检测。结果出来后,韩志启的怀疑得到了证实。于是,韩志启有针对性地为他调整了治疗方案,避免许先生因盲目换药而延误治疗时间。经过一个月的治疗,许先生病情得到了控制,体内的病毒数量很快降到了零。

  韩志启表示,基因测序技术还能运用到丙肝患者身上,而且同样能为丙肝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跨入国内领先行列

  吴先生携带乙肝病毒多年,多次检查都提示肝光点增粗,不排除肝硬化的可能,医生建议做肝脏穿刺,但是穿刺是有创伤的,所以他一直没有去做。近日,吴先生在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科就诊时,在该科医师的建议下进行了一次特殊检查,确诊其为早期肝硬化。经过及时治疗,吴先生的肝硬化病情得到了逆转。

  韩志启说,吴先生做的就是肝纤维化无创诊疗——运用法国肝脏纤维化无创扫描仪,通过测定瞬时弹性剪切波在肝脏的传播速度、计算肝脏的硬度值,进而评估肝脏纤维化、肝硬化程度。在不给患者造成任何痛苦的前提下,就能给出精确的检查结论。

  今年年初,该院在全市率先引进了国际先进的肝脏纤维化无创扫描仪用于检测肝纤维化程度。该仪器的引进,填补了我市在该疾病诊疗领域的空白,提升了我市在肝纤维化诊断方面的水平。

  “临床研究发现,肝纤维化是各类慢性肝脏疾病发展到肝硬化、肝癌的必经环节,包括肝炎、脂肪肝、酒精肝等在内的大部分肝病都可能导致肝纤维化。因此,如何及早发现和治疗肝纤维化,就成为慢性肝病治疗的关键。”韩志启说,“临床诊断肝纤维化采用的传统方法是‘肝脏穿刺’,即肝脏组织活检。该方法需要对患者实施麻醉后,使用长约70毫米的‘活检针’进行活体肝脏穿刺检测。由于检查对身体具有创伤性,患者的接受程度不高,尤其对于肝功能检查指标不高以及无症状的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极易错失早期治疗诊断的机会,导致病情恶化。另外,虽然肝脏活检被称为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是由于肝病病灶具有不均一性的特点,肝组织活检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假阴性率。”

  采访中,韩志启还带领记者现场观摩了这项先进的诊断技术。这项检查就像做B超一样,患者在测量时采用仰卧位躺在检查床上,10分钟左右即可检查完毕,并直接获知检查结果、拿到检查报告,完全无创伤、无痛苦。

  韩志启介绍,肝脏纤维化无创扫描仪又称弹性B超,通过这项检查,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出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有助于肝硬化病情的逆转,大大降低肝癌发病的风险。

  “人工肝”技术,挽救众多肝病重症患者生命

  前不久,一名肝病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全身皮肤黏膜发黄、眼黄,同时伴有极度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尿黄、神志模糊等症状,送医院治疗,效果不佳。经人介绍后,患者被紧急转到该科诊疗。经化验检查,该患者被确诊为乙型肝炎中最重的一型:急性重型肝炎,学术上也叫急性肝坏死,死亡率极高。

  韩志启查看患者病情后,立即组织抢救。经过认真分析病情,该科决定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该院“人工肝”技术来挽救患者的生命。这样可以尽早支持严重损害的肝脏,给肝细胞创造一个再生修复的机会。经过几次“人工肝”治疗,这名肝病患者的症状明显得到缓解,不久之后就健康地出院了。

  “人工肝”技术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疗效呢?韩志启对记者说,“人工肝”技术也称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术,“人工肝”支持系统是借助体外机械、化学或生物性装置,通过血液净化治疗,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参与肝脏的合成、代谢等替代肝脏的功能,给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赢得宝贵时间,使临床上肝衰竭的抢救成功率由20%提高到95%,成为重型肝炎、肝衰竭及高黄疸患者有效的抢救治疗手段。“我们在全市首家引进‘人工肝’技术,这不但为肝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同时也能为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带来奇效。”韩志启说。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开展及免疫学和高分子材料学的进展,“人工肝”的治疗已跨入了多学科和多种疾病治疗的领域,而免疫吸附疗法将比血浆置换更有效、更具特异性。

  据了解,“人工肝”技术引进以来,该科已成功挽救了数十位肝病重症患者的生命。

  微创介入治疗,让肝癌患者重燃生命之火

  今年4月26日,年仅59岁的著名诗人汪国真因肝癌不幸离世。这名公众人物的离世,引起更多人对肝癌的关注。据韩志启介绍,我国是肝病大国,也是肝癌高发的国家,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位居全球前列。肝癌因起病隐匿、病情进展快、生存期短等特点,又被称为“癌中之王”。不少患上肝癌的患者,对此病的治疗都感到很绝望。而在该科,却能通过先进的治疗技术,让不少肝癌患者重燃生命之火。

  “肝癌真正的成因和其他癌症一样尚未十分明了,不过有五点是目前公认最有关系的。第一,是乙肝和丙肝患者,可以直接发展到肝癌;第二,肝硬化是引发肝癌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最为常见的;第三,饮用水污染,也是导致肝癌的主要诱因;第四,被黄曲霉污染产生的霉玉米和霉花生,同样也能导致肝癌的发生;第五,农药等也会导致肝癌。”韩志启说,“尽管肝癌很可怕,但是,只要能早发现、早治疗,肝癌患者的生命是能够延续的。”

  在该科,一名肝病老病号通过定期复查,被诊断患有早期肝癌。该科通过对这名肝癌患者的病情分析,决定对其采用微创介入疗法。在该院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该科靠着一个小小的针眼和一根细微的导管,不用开刀就使这名肝癌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此前,不少肝癌患者在该科接受微创介入治疗,经过多年复查,并没有查出有复发迹象。

  韩志启告诉记者,肝癌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首先是起病隐匿,不易被发现;其次是肿瘤生长迅速,以直径1cm肝癌为例,快速生长至3cm,只需4个月时间,且没有任何症状。等到出现肚子胀、没有食欲、肝区疼痛、摸到腹部肿块时,多已到了中晚期。如不经过治疗,其生存期只有3个月至半年左右的时间。另外,中晚期肝癌治疗起来十分棘手,而且预后效果很差。因此,肝癌的早期发现非常重要,而定期体检、复查,是发现早期肝癌的最好办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