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阳城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寒衣何处催刀尺
品宋词风韵 唱东京梦华
白墙夕照
图片新闻
企业只招本科生
“购物节”中的创新精神宜提倡
自由职业者:围城内外看幸福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南省第二十届黄河诗会在开封举行
品宋词风韵 唱东京梦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马朝霞)时光在动人的诗行中定格,容颜在真诚的歌唱里不老。11月6日至8日,河南省第二十届黄河诗会暨“中国百名诗人走进开封·朱仙镇”采风活动在开封举行。我省诗人王绶青、李清联、陈有才被授予“中原诗歌突出贡献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正式公布。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响应省委宣传部的号召,河南省作家协会、河南省文学院、河南省诗歌学会、开封市祥符区人民政府、开封市文建文改办联合主办此次活动,承办方祥符区朱仙镇人民政府、河南开心一方置地集团、朱仙镇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全力支持,组织全国百名诗人走进河南,脚踏中原大地,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日新月异的时代风貌,同时拿起手中的笔,“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诗歌作品。

  “黄河诗会”是我省一个重要的文化品牌,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对于宣传河南,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力,推动全省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发展,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恰逢河南省诗歌学会成立30周年,第二十届黄河诗会因此具有了庆典的意义。来自省内外的130多名诗人相聚在古城开封,有80多岁的老一辈诗家,也有“80后”“90后”的青年诗者,可谓薪火相传。著名诗人李少君、刘立云、梁平、阎安、方文、谷禾、杨志学、金石开、简明、刘向东、龚学敏、谢克强、邹建军、潘红莉、马启代、胡弦、毕福堂和我省诗人马新朝、高金光、孔祥敬、张鲜明、吴元成、萍子等参加了诗会。

  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庆、省文联党组书记吴长忠、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肖建中等相关领导出席诗会并对我省诗歌的发展给予肯定,寄予厚望。会上,河南省诗歌学会将“第四届中原诗歌突出贡献奖”授予我省诗人王绶青、李清联、陈有才。80岁高龄的王绶青坚守民族化诗风,以生命写诗,影响数代青年诗者;82岁的李清联半个世纪前以工人诗人享誉诗坛,古稀之年倡导无障碍写作,至今仍坚持诗歌创新;陈有才为乡土乡情而歌,催生信阳诗歌群体,古稀之年仍汪洋恣肆。

  在本届诗会的论坛上,与会诗人与诗歌评论家以“诗歌+朱仙镇与开封文化旅游”为主题进行对话。他们指出,曾经的开封汴梁城是城市化的典范,它告诉人们,不仅田园是诗意的,城市也可以是诗意的。正是在勾栏瓦舍间,诞生了或婉约或豪放的宋词,至今,宋文化仍在滋养着我们。而朱仙镇在水陆码头的繁华和衰落之间,留下了木版年画等珍贵的遗产,这些都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如何站在现代性的角度去理解这座城市,不是简单地复原农耕文化的记忆,不要停留在历史的幻觉上。与会专家还提出打造一座宋词博物馆,同时把更多的宋文化艺术纳入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一系列衍生品等可行性建议。

  对于当代诗歌如何去克服同质化,写出自己的个性,与会专家表示,也许我们应该重新认识河南这片土地,反思我们国家是如何走到今天的。诗坛对河南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因为这片土地积淀深厚。诗人们不要沿袭熟悉的套路,要给自己加大难度,要对这片土地的变化进行哲学思考,为中国诗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期间,诗人们先后赴朱仙镇岳飞庙、关帝庙、木版年画作坊采风,到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考察;并参观了龙亭公园、开封文化客厅、黄河柳园口等。历史的厚重与深邃,民间文化的朴拙和丰美,开封“文化+”时代的蓬勃与繁荣,驱赶了天气的严寒,激荡着与会诗人的豪情和灵感。他们纷纷表示,要感受这块土地热烈的心跳,聆听人民群众的声音,创造出具有中国精神、中原气魄的优秀诗篇。我市女诗人、本报副刊编辑马万里参加了本届诗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