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新能源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行业寒冬:逼出了崭新的多氟多
创新成果咋落地
向新能源汽车产业迈进
多氟多开展拓展培训
锂电池生产探秘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成果咋落地

作者:□许伟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说实在话,多氟多起点并不高,企业并不大,但就是这样一个偏居一隅的传统化工企业,何以蕴藏着如此巨大的创新能量?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的话也许能作为答案:创新是多氟多的灵魂,也是生存的必需品。据悉,我国有七大新型产业,多氟多从事了其中四项。国家工信部200多项关键共性技术,多氟多研究了18项。李世江还曾如此表述:市场竞争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最根本的力量。中小企业的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我国75%的技术创新成果来自中小企业。也就是说,技术创新成果的三分之二以上来自民营企业,我国发明专利的近三分之二来自民营企业。

  中国石化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曾如此评价:多氟多的氟锂结合、氟硅分家,一分一合,既有哲学思维,又有科学花朵。的确,多氟多的创新已成为其企业经营哲学的一部分,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关创新成果在企业落地开花可供借鉴的样本。

  市场导向,让创新基因“活”起来。据了解,我国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能够及时地用于生产并转化为商品的仅占30%左右,实现产业化的比例则更低;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数字超过60%。要提高行业创新成果转化能力,首要条件是技术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合适的项目和技术。此外,对于企业来说,在技术创新时还应着眼于未来三五年的市场需求趋势,因为技术创新不能去做已有的成熟技术,而要选择具有一定前瞻性的东西。比如,多氟多的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千吨级高性能晶体六氟磷酸锂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为民族争了光,而且产品质量也得到了市场认可,目前还成功入选国家“863计划”,并被国家发改委列为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成为多氟多转型升级的标志和新的利润增长点。六氟磷酸锂的两大原料——氟化锂和无水氢氟酸,国家标准都是由多氟多主持制定和修订,因此多氟多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

  制定标准,让创新成果“立”起来。作为我国无机氟化工行业首家上市的公司,多氟多主持制定和修订的国家和国际行业技术标准达50多项,累计申报专利172项,其中发明专利122项。有分析指出,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企业,成长为全球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创新领先的无机氟化工企业,多氟多走出了一条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特色之路。在现代企业竞争中,得标准者得天下。然而,纵观全市工业经济标准化现状,并不十分乐观。据统计,我市目前主要工业产品采标率为65%左右,与全国先进地区80%的采标率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激励政策,让创新机制“转”起来。多年来,多氟多围绕高性能氟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域和关键性技术方面,大力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并实施股权激励或其他激励政策,特别是对企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工艺技术进行产业化,项目建成后达到预期效果的,按阶段进行奖励。有了好的科技成果转化团队,还需要把利益分配好。将新研发成果产生的效益与科研人员的工资挂钩,对创新人才起到调动和激励的作用,增强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让一线职工真正“动”起来。仅2014年,评选出科技进步奖9项,小改小革奖104项,合理化建议奖13项。

  在买方市场中,所有行业都是铺天盖地的跟风生产,要想不跟在别人后面跑,就要瞄准市场需求,找准创新方向,形成市场—研发—效益—再研发的良性循环,沿着自己的创新战略走下去。这就是多氟多的创新之路带给我们的思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