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很多市民相见时谈到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你网购了吗?“双11”疯狂的网购过后,有不少人这样讨论:你收到的货物和网上宣传的一样吗?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抱怨。
11月13日上午,市民赵女士收到快递送来的货物,当她打开包装后,网购的实物令赵女士傻了眼:标价398元的大衣不仅颜色与网上有差别,而且做工非常粗糙,和网上宣传的大不一样,袖口、领口处还有一些小瑕疵,这让赵女士很恼火。
当赵女士上网与商家理论要求退货时,对方却称商品打折,售出概不退换,赵女士无奈只得作罢。
无独有偶,在某证券公司工作的李女士,是个网购达人,今年“双11”,她在网上订购了一箱蚕丝面膜,在开箱验货时却发现这些面膜根本就不是网上宣传的那样。李女士随即给对方打电话质问,一开始对方还很耐心地听李女士解释,并讲出种种原因和理由,但始终不承认自己有责任。后来,李女士再打电话要求退换货物的时候,对方的电话却怎么也打不通了。
产品质量有瑕疵、以旧翻新、以次充好、要求退换货却困难重重,这些问题相信很多网购者都遇到过,花钱买来的实物和网上宣传的不一样。那么网购应注意什么事项呢?就此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个人网店准入门槛低,商家信息管理较宽松,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这些都是网购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漏洞。”市消协一位工作人员说。他建议,消费者在网购时应选择信誉好、知名度高的交易网站,购物前,应查询商家是否有经营资格,注意网站首页是否有工商网监电子标识。
此外,该工作人员还提醒广大消费者,网购要谨慎,不要轻易相信网站的宣传,尤其是那种窗口弹出的小广告和滚动广告,尤其不要因为价格便宜而盲目贪多购买。
已经网购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或被商家恶意欺骗又该如何解决呢?记者就此采访了河南理工大学政法学院翟保红老师。翟老师说,面对消费纠纷,建议消费者先通过客服平台发起投诉,也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等行政机关申诉举报。翟老师还提醒消费者,网购时应注意收集维权证据,如聊天记录、订货单、发货凭证、发票等,为后期维权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