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城市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其核心目标是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当前,如何管理好城市已成为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温县县委书记王玲对大城管格局的构建高度重视,她说:“城市管理不是城管部门一家的事,只有构建大协作、大城管格局,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才能把城市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今年年初以来,温县县委、县政府把加快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积极筹备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作为构建大城管格局的重要抓手,从住建、城管、园林、环保等部门抽调执法人员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那么,温县是如何构建大城管格局、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呢?
彻底治理城市脏乱差
今年年初,本报报道了温县开展“双违”治理、环境卫生治理、市容秩序治理三项整治活动,努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情况。11月13日,记者再次对温县进行了走访。
“城市是为人服务的功能体,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一个城市的对外形象和文明程度。抓好城市环境卫生,就是最大的民生,城市脏乱差问题必须得到根治。”日前,温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唐毅对市容环境卫生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治理店外经营、占道经营、流动经营现象,温县城管局充分发挥大城管管理体制的优势,瞄准“整洁、畅通、规范、有序”目标,按照政府引导、社会投资、堵疏结合的办法,一方面规划一些满足市民消费需求的夜市和临时性便民市场,另一方面会同工商、交警等执法单位加大执法宣传力度,向沿街门店发放宣传单,营造了治理“三种经营”的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该县执法人员教育、劝导店外经营商户60余家,查处违法停车1400余起,清理整治木炭烧烤摊点30余个,暂扣烧烤炉40多个,拆除不规范及缺损、破旧等有碍市容的广告牌匾300余块,摘除沿街私自悬挂的横幅2000条。
“现在,无论是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还是环境卫生、市容秩序等问题,只要督导人员发现,我们可以在很短时间内,集中国土、住建、城管、工商、交警等部门,迅速采取强有力措施,制止违法行为,迅速整改到位。这就是县委、县政府着力构建大城管格局取得的明显成效。”温县城管局局长刘中原告诉记者,该县同时完善“一把扫帚扫到底”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持续加大对环卫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为群众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坚决打赢“双违”治理攻坚战
温县县委、县政府把“双违”(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治理作为保障城乡建设良好秩序、推进资源集约节约、化解群众矛盾诉求的重要抓手,提出零增长、减存量治理目标,定期通报“双违”治理工作进展情况,使“双违”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温县成立“双违”治理综合执法领导小组,明确乡镇的治理主体地位和国土、住建、城管、公安等部门的执法责任,开展细致的排查工作,为64座“双违”建筑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制度。截至目前,该县已开展联合执法行动40余次,各单位之间密切协作、上下联动,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一系列强有力措施的实施,使“双违”治理工作越来越得到市民的理解和支持,村街、乡镇和执法单位的执法合力得到加强,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违法占地实现零增长,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拓展了空间,全县由“双违”引发的信访案件明显减少。
便民利民促执法方式转变
城管部门一直处以舆论的风口浪尖,解决城管暴力执法问题,防止出现群体性事件,一直是各地城管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
“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管理理念,把便民、利民、为民贯穿于执法全过程,规范执法行为,创新执法方式,把城管为民的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刘中原说。
据介绍,在“2015蓝天雷霆”大气污染专项治理行动中,该县城管部门承担了城市露天烧烤和餐饮门店油烟治理任务。为了圆满完成任务,该县城管局城管监察大队队员把位于县城中心的两个烧烤摊位作为治理重点,通过耐心细致讲道理,让这两个烧烤摊位的经营户心服口服,主动更换了烧烤装置。另外,该县城管部门还加大对建筑垃圾的治理力度,使建筑垃圾变废为宝,不再成为困扰城乡居民的“垃圾山”。
“城市是我们大家的城市,管理好城市不仅需要拥有城市管理职能的部门共同努力,而且需要广大群众的理解和积极参与。只要我们大家同心协力,共同爱护自己的家园,我们的城市生活就一定会更加美好。”刘中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