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时评丨山阳画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领导干部要保持读党报好传统
商家换人,顾客维权成难事
送温暖要真暖心
安全保障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送温暖要真暖心

作者:□新华社记者 郑 昕 王凯蕾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寒冬到来,年关将至。近期,不少地方启动专项救助行动,为城市和农村的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送去爱心。各种“送温暖”举措,着眼于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困难群体的关怀,也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重要阵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应以“平视”目光关注困难群体,真正把温暖送到百姓心坎里,牢牢兜住民生底线。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促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的要求,凸显扶贫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为各地加快补齐短板、编织网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随着各项民生政策的铺开,我国社会保障与救助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15年8月,全国共有1768.5万个城市低保对象与5005.6万个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分别较2010年同期增长63.7%、92.9%。国务院在2014年10月下发《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将所有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困难的家庭和个人纳入救助范围,给予临时救助。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照国务院要求,对临时救助制度的对象范围、标准制定、申请审批程序、资金渠道等进行了细化、实化。

  然而,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的同时,仍有一些地方对困难群众的帮扶流于形式,缺乏真情投入、缺少长久机制,在让受助者更有尊严方面仍有明显改进空间。逢年过节才前呼后拥送米送油走过场,这种“送温暖”实非群众所需,甚至是本末倒置。

  避免送温暖流于形式,有关部门应真正把困难群体的冷暖放在心上,姿态放低、视角放平、重心下移,对于不同原因致贫的群体区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扶助,避免出现有群众因病致贫、因教致贫、因灾返贫而又无处求助的情况。

  钱物可解一时之困,真诚的关心却能给困难群众带来更长久的温暖。各级民政部门应建立长效机制,变“年节性”的送温暖为制度化的救助帮困,为需要长期帮扶的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救济,全面提高困难群众自我脱困的能力,让他们能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尽早脱贫。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